弘扬“大挎包”精神系列报道(90)| 为你,千千万万遍 任素梅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08月31日 点击:次 |
--记平原农商银行营业部信贷副行长 任素梅 “这些年来,任经理办事从来不嫌烦、服务态度好,对我们来说真像亲姊妹一样。虽然她工作调动了,但是有什么困难和心事,还是愿意跟她说,因为找她我们觉得踏实放心。”看着在农商银行支持下经营越来越好的养殖场,平原县王庙镇辛庄村养殖户李秀云难掩心中的喜悦。她口中的任经理,就是平原农商银行营业部信贷副行长任素梅。 工作16年来,任素梅先后从事出纳、会计、客户经理等工作岗位,无论在哪一个岗位,她都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走遍千家万户,身后留下深深的脚印 2005年7月,任素梅怀揣着心中的梦想,踏进了农信社的大门。起初的工作繁杂而忙碌,为了能尽快上手,她从一点一滴做起,苦练业务技能。工作之余,她努力学习新业务,掌握做好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银行员工。 “脚下不沾土,怎么能知道农民心中想什么?只有走遍千家万户,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我们客户经理的工作才更有针对性,才能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同事的一番话,让在内勤工作了3年,成绩一直优异的她有了新的想法。2008年3月,她从腰站信用社内勤调岗到外勤,成为了一名客户经理。为了尽快了解、熟悉客户,她骑着摩托车奔波在乡间小路,每年路程就达1万多里,用3个月的时间跑遍了辖区内的各个角落。多年后,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那个像风一样的女孩,每天骑车在村里大街小巷经过的场景。 2008年麦收时节,村民们一派丰收的喜悦,然而腰站镇黄庄村村民李军却高兴不起来,他着急抢抓夏粮收购季,可购粮资金还差5万元,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任素梅骑着摩托车赶来了。 任素梅因患有过敏性哮喘,对小麦过敏,每年麦收时节,她都不敢出门。但为了让客户能及时用上资金,她毫不犹豫地赶去实地考察,一边忍着咳嗽一边询问小麦收购运营和资金需求等情况。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5万元资金送到了李军手上。 任素梅说:“背着前辈们留下的‘大挎包’,我感到有千斤重,只有近距离接触群众,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金融服务。我们要沿着前辈们的足迹,走遍千家万户,留下我们自己的脚印。” 善用千言万语,用心温暖客户 “不好意思啊,今天我们老板临时要见个客户,可能没时间见您了,您先回去吧。”任素梅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被婉拒了,她叹了口气,但是并没有气馁。 2019年1月,她拜访一位经营机械加工的老板,每次老板都以各种理由推辞,一次次碰钉子,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她常常听到老一辈农信人深入农村揽存款和动员贷款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她重燃斗志。 “新一代农信人不需要政治家和外交官的雄辩和口才,但却必须善于用千言万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去启发客户、引导客户、打动客户,去拓展更大的市场。”心里想着这句话,她继续迈开脚步。只要抓住机会,她就一遍遍去与这位老板交流沟通。一次、两次、三次……最终这位老板被她的真诚与热情打动,没过多久就在农商银行存款500万元,并成为了她的忠实客户。 回忆起这一经历,她的脸上总是满满的成就感:“面对这样的客户群体,客户越是用冷漠回应,我们就越是要用更大的热情温暖客户,你有千条万端的理由来拒绝,我用千言万语的努力去感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赖。” 吃尽千辛万苦,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 “生产出来饲料的话,一定第一时间给你们送过去。”春节过后,德州中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国不断接到客户急需饲料的电话,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复工复产困难重重,陈光国急得团团转。了解情况后,任素梅当天就赶到公司考察,加班加点做手续,一直到凌晨才将材料准备完毕,第二天130万元的贷款就顺利到账。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公司加快复工复产提供了动力,农商银行的这份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陈光国非常感动,不停的说着谢谢。 疫情仍在持续,很多客户都在为项目资金而焦虑不安。“由于资金尚未回笼,年后还需要购买饲料,可真是愁坏了。”腰站镇大李村养殖户董良从事蛋鸡饲养,受疫情影响,资金周转遇到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她第一时间到客户家考察,当场签订40万元抵押贷款手续,中午加班整理相关资料并完成授信。因抵押房产为董良父母的楼房,其母亲行动不方便,贷款抵押又需要本人签字,她又往返100多里路,上门办理了合同签订,解了客户燃眉之急。 工作之余回顾与客户打交道的点点滴滴,她说:“想想为客户所做的一切,要说辛苦的确辛苦,但自己的付出与努力却是非常值得的。前辈们背着挎包,靠一双铁脚板翻山越岭,苦不苦?累不累?可咱们‘大挎包’,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破解千难万阻,面对挑战不懈冲锋 清欠陈年不良贷款是任素梅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她心中,弘扬新时代的“大挎包”精神,必须要有破解千难万阻的气魄。 1995年,王庙乡邱庄村周玉臣任生产队长时,在王庙信用社贷款3000元,用于村集体种植黄豆,因当年黄豆价格便宜造成亏损,后来周玉臣不再担任队长,外出打工,村支书也换了好几茬,贷款一拖就是十几年。2013年秋,任素梅到邱庄村了解秋收情况,听到周玉臣回来过秋的消息后,立即赶到他家。周玉臣一开始说话还算客气,当得知他们的来意后突然翻脸:“钱不是我贷的,找我也没用,你们爱找谁找谁去。”说完摔门而去。 “我们后来找到现任支书了解情况,支书说贷款有账务可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赶到周玉臣家,劝说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常年躲避终不是办法。”在她的引导劝说下,周玉臣写了一份申请书,又找村干部签字摁手印、盖上村委会印章,证实这笔贷款的确用到了村里,最终收回贷款本金及利息10000元。 2010年,王庙乡崔庄村民崔治平贷款10万元用于酒水销售,结果经营亏损。“他离婚后就外出打工了,我们既找不到他本人,也找不到他前妻。”她回忆道,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随后,她又多次找到担保人辛某,让其代偿一部分,又隔三差五找到崔治平父亲,一遍遍和他讲道理,逢麦收、秋收,就和几个志愿者上门帮着他收割,晾晒。在千难万阻面前,她选择主动出击,说理、论情、讲法,克服种种障碍,让借款人丢掉一切幻想。终于,崔治平连本带息还清了贷款。 心系千仓万箱,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任素梅常说:“弘扬‘大挎包’ 精神,必须要心系千仓万箱,将身心全部扑在服务‘三农’上,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只有心里想着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能为群众做什么,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 2011年9月,任素梅接管王庙镇辛庄村,走访时遇到了回家创业搞养殖的李秀云。李秀云说:“我们手里资金少,无养殖经验,一开始家里只有3间砖瓦房、5间猪舍,养了20多头猪,资金缺口大,也不敢盲目扩大规模。” 了解到村里正计划建设养殖小区,她就建议李秀云响应村里的号召,扩大养殖规模。任素梅不仅帮助她分析当时的市场行情,还向她说明可以给予贷款扶持。在她的鼓励下,李秀云租赁土地5亩扩大了规模,开始饲养狐狸,收到了很好效益。目前,李秀云有两个养殖厂,占地9000多平,年销售收入达500多万元。养殖规模扩大了,流动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每当急需资金,任素梅总是第一个出现,考察、授信从不拖延。现在她已经调离王庙支行多年,李秀云遇到问题还是习惯打电话找她。 2018年8月,她主动与平原县出租车公司对接,建立异业联盟,利用出租车客流量大的优势,在60多辆出租车上安装了农商银行信贷产品宣传栏,滚动播放农商银行的产品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累计获取授信客户136户、授信金额2000余万元。利用出租车司机开月会、调计价器等集中活动的时间,她集中营销,详细介绍聚合支付应用场景广、安全、提现无手续费、直接到银行卡等优势,赢得了出租车司机的认同。 山东万途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货物运输为主的民营企业。总经理万秀卫是部队退伍军人,曾跑过运输、从事过销售。2020年7月初,他打算更新一批货车车头、车辆设备,由于前期厂区建设投资较大,流动资金不足,原计划搁浅。得知这一情况后,她立即与万秀卫对接并推荐了“拥军贷”,仅用2天时间,40万元贷款便顺利到账。同时,她还针对运输行业特点,为万秀卫制定了一系列后续的信贷支持计划。在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万途公司拥有货车400多辆,驾驶员700多名,厂区员工14名,年运输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万秀卫高兴地说:“有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自解千愁万绪,无怨无悔默默地付出 家家都有清风明月,但家家也有忧愁与烦恼。16年来,任素梅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遇到困境与挫折时,她总能勇敢面对,自解烦恼与忧愁,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每当加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万家灯火,一家人饭后散步的场景,她常常会想起3年前的清收活动。 2018年10月,总行组织为期一周的清收,每天早上5点出发,晚上10点才能回家。清收的第一家,是和她同住一个小区的不良户。早上集合后,她和同事们直接去了清收地点,“当时刚到小区还没下车,我就看见老公抱着儿子在小区外面溜达,儿子一直在哭,喊着找妈妈,找妈妈。我儿子才一周岁多点,怕孩子找我,我都没敢下车。”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红了眼眶。为了做好清收工作,每天晚上回到家,孩子已经抱着她的睡衣睡着了,早上她走的时候孩子还没醒。其实,她知道,每天早上5点她离开家后,孩子立刻就会醒,醒来后就一直哭着找妈妈。 “为什么要抱着妈妈的衣服睡觉呢?” “上面有妈妈的味道,睡得香。” 听到孩子的话,她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家庭。但她说,坚守工作岗位是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耽误工作。 在担任客户经理10年多的时间里,她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用心营销每一款产品。2020年5月,她被提拔为营业部信贷副行长,服务于平原城区,现管理城区内网格4条主街道、涵盖个体工商户360余户,2个社区、涵盖城镇居民2000余户,1个行政村、涵盖农户80余户,管理贷款260户、9100万元,无逾期及欠息贷款。 任素梅用坚强的毅力和满腔的热情,不畏困难,迎难而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弘扬着新时代的“大挎包”精神,在青春岁月的诗笺上,书写了“大挎包”精神的秀丽篇章:为你,千千万万遍!(采写人员: 张国水 尚 波 单位:平原农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