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弘扬“大挎包”精神系列报道(92)| 真诚服务带给千家万户 宋胜男
 【字体: 】 2022年09月09日 点击:

  --记济南农商银行洛北支行客户经理 宋胜男

  一头清爽干练的短发,一副红框眼镜,微胖的身材,停不下来的脚步……在济南农商银行洛北支行,似乎到处可见宋胜男忙碌的身影。

  刚才还在接客户的电话,解答客户的疑问,一眨眼又跑到大厅里,把不知道怎么办理业务的客户领到正确的窗口。一声“宋老师”,便快步走出了门;几通电话,她就踏上了外拓的脚步。在她身上总是有这么一股精神满满、不知疲倦的劲头,那是敬业,也是奉献,是新时代的“大挎包”精神。

  有态度,提升自我服务客户

  宋胜男转岗成为零售客户经理之前,在综合柜员的岗位上坚守了11年。“其实刚开始,我的心里也没底。说白了,在信贷业务上,我就是个新人。”宋胜男回忆说。“刚进入新的角色和岗位,感觉到处都是挑战,但在我看来,那些挑战全部都是机遇。”

  尽管到了新的岗位,但在办理信贷业务的间隙,她还是会积极到厅堂服务。当发现有客户不知该如何办理业务,或者遇到难解的问题时,她总是主动上前、热情服务,认真解答他们的每一项咨询,为客户留下真诚的微笑。

  她清晰地记得,有一位50多岁的大姨经常来办理业务,虽然不是自己的贷款客户,可阿姨每次来都会找她,而她也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她解决所有问题。有一天,这位阿姨来到网点后直接走到她身边,小心地问:“宋老师,我有个业务想麻烦一下你,可以吗?”

  她立即放下手上的活说:“阿姨,和您说过多少次了,喊我小宋就行。您请说,看我能不能帮上您。”

  “来这里办业务也一年多了,我就认准了你,有事儿我也愿意跟你说。”原来,这位阿姨在近期会有一笔几百万元的资金,头一次接触这么大一笔钱,她既没有相关的经验予以妥善安排,也没有可信任的金融方面的指导。一年多的时间里,宋胜男的专业、认真和热心,她都看在眼里。

  “乍一听到这个信息,第一反应是有点紧张,然后又有点感动。”她回忆说,“当时我再一次和那位阿姨确认了资金的真实性,在详细问明她的困扰后,了解和查询相关的情况,帮她进行了梳理,并将资金用度、存款规划等讲解清楚,打消了她的顾虑,也解开了她的心结。”最终,这笔资金在一周之内实现了存款落地。面对那位阿姨的一再道谢,她说:“是我该谢谢您,谢谢您的信任。”

  真诚的服务没有白费,越来越多的客户来找她办理业务,不只是办理贷款,只要和金融沾一点边,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她。

  2018年至2020年,济南农商银行连续三年推广大额存单业务,她充分利用利率和服务优势积极揽储,不仅新增客户存款500万元,还在本行原存款客户中深度挖掘,实现了个人和网点的存款业绩稳步增长。她说:“客户信任我们,才会把钱存到咱这里。不管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只要走进咱们营业厅,就得让客户看到、感受到咱们真诚的服务。”

  有了营销存款的基础,贷款工作的开展就会简单许多。她把每一笔贷款都当成是第一笔业务办理,贷款调查报告则根据客户的真实情况、优劣势进行差别化阐明,这个方法看上去有些笨拙,却是她处理业务的“法宝”。

  从2018年12月发放第一笔贷款至今,两年半的时间,她管理贷款已达260户、1.2亿元。她也从一名 “信贷新人”成长为“信贷达人”。

  有方法,不断追求工作实效

  对待工作,宋胜男不仅认真负责,同时积极探索合适的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工作方案。“四张清单”对接营销开展以来,她立即意识到这是客户经理提升业务能力很好的发力点。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她制胜的法宝,虽然有海量的基础工作要做,但是她的工作一点都不死板。

  例如针对个体工商户清单,她根据联系地址,将不同市场客户分片。先打第一遍电话,重点介绍农商银行和自己的身份及免费的聚合支付收单业务,标注出有意向的客户;第二遍是拨打有意向的和第一遍拒接、未接的客户,确认好客户的空闲时间;第三遍就是和确定办理业务的客户添加微信好友,并及时相互发送联系位置和电话,最后在约定时间上门办理开卡及注册聚合支付业务。以点带面,打通该客户的小范围商户圈,让客户相互推荐,这让她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宋胜男表示,聚合支付收单业务主要针对个体工商户类的客户,这个业务也是他们走近客户的法宝。办理业务的时候不求快,而是将基本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这不是业务不熟练,而是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了解客户的情况,为后期贷款、存款、结算等增值业务的营销做好准备。”她说道,“客户不忙的时候,就让他们在我随身带去的《个体工商户走访登记簿》中填下基本信息,这样我们以后的工作就更有针对性,开展起来也更方便”。

  通过分段划片、各个击破的方式,她实地走访过的客户采集信息率达到80%,聚合支付开通率达到70%。她综合考虑各项信息,不定期和优质客户对接、联系,让边缘客户成长为有效存款客户,促进各项业务全面开展。

  有恒心,这个“幸运”她担得起

  2020年,济南农商银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整村授信”活动,将普惠金融送上门。在开展整村授信的过程中,宋胜男发现一条规律,大部分村庄都是白天没有人,村民们晚上才回家,于是她决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逐一入户走访。

  “晚上有人给我打电话,问在哪儿,一般都是在村民家中。经常忙起来就忘了时间,不过乡亲们都很实在也很热情,这么久了,不管晚上到几点,还从没遇到过有人下逐客令。”她调侃道。为了获取村民信任,让大家都参与到整村授信业务中,宋胜男总是提前做好大量功课,走访时合理引导村民分配资金,讲解如何计划资金安排,想尽办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她细心地发现,现在仍旧有部分人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向银行贷款是没面子、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拒绝参与整村授信。于是,她便耐心地举例讲解,通过一次次沟通、交流,逐渐消除了他们的误解,让村民有了增加一个“信用钱包”的意识。

  “比如孩子将来要结婚,可能会提出一些父母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如果参与整村授信,关键时刻就能拿出来用”“授信后,相当于个人资产增值,多了一个备用钱包,毕竟,人人都有缺钱的时候”。这些早已背的烂熟的话,每次说给村民们听的时候,她依旧十分用心。有的村庄总体是自给自足的状态,对授信资金的需求不是很大,因此没有了解整村授信业务的意愿,她就会结合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分析家庭短期和长期资金使用需求,让村民了解并接受。

  2020年8月,整村授信活动开展到天桥区李庄。李庄的村民大多住楼房,需要挨家挨户爬楼敲门,但她不畏困难,在两站农金员的协助下,逐户走访、逐户沟通,短短几天时间便为村民们授信1700多万元。李庄52户村民整批参与了整村授信,单是整理资料也是一项难度不低的工作,两天内,她重命名、归类并录入了1000多张照片,“这样主要是为了村民方便,只要办一次手续,不需要再跑第二趟、第三趟,效果很好。”

  截至2021年2月初,她在整村授信活动中,累计授信超过2000万元,在济南农商银行营销榜上名列前茅。“别的同事也是这样做的,我只是做了整村授信要求做的工作。”每次谈起工作,她总是说自己很“幸运”,是因为一代代认真、务实的农信人、农商人,通过不断传承、弘扬“大挎包”精神,做好了前期的基础工作,与群众维护了良好关系,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自己现在的业绩。其实,这份“幸运”中,也有她自己的一份坚持和努力。

  几十年过去,“大挎包”精神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提升,一代代农商人也在不断地传承着这种宝贵的精神。无论是在厅堂服务,还是外拓营销,宋胜男和她的同事们就这样不停地努力着,将自己矢志不渝的初心装入新时代的“大挎包”中,将真诚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采写人员:娄钊 牛菁馨 单位:济南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