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农商银行:金融“组合拳”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9月14日 点击:次 |
近年来,聊城农商银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和行业,持续完善优化金融服务举措,全面服务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该行实体贷款达到4.65万户、金额275.57亿元。 助力好面粉“麦”向全国 红荷面粉厂位于东昌府区堂邑镇刘庄村,是目前堂邑镇最大的面粉厂之一。 走进红荷面粉厂的生产车间,在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声音中,金黄的麦粒经过一道道工序,变成白花花的面粉。面粉厂负责人黄振海欣慰地说:“多亏了咱们聊城农商银行堂邑支行的信贷支持,下半年的小麦马上就要存够了,我又能大干一场了。” 该面粉厂是一家专门从事面粉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工厂,在该村已经经营了20年。每年麦收时节是面粉厂的用款高峰期,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会自行收储大量小麦。在走访时,该支行营销走访小组对该企业进行了重点走访。 “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就是及时雨啊,当时我们正愁资金的问题呢。”黄振海说道,“由于前期厂内技术升级改造,购进了大批的新设备,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今年小麦价格较低,我们准备多收一些以备生产所需。” 在对该公司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深入了解后,最终聊城农商银行堂邑支行为其提供了“乡村振兴贷”300万元,解决了该工厂在麦收时节收购粮食的资金难题,帮助其顺利扩大生产经营。 红荷面粉厂仅仅是聊城农商银行堂邑支行支持刘庄村发展的缩影之一。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刘庄村村民授信53户,金额282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该村的发展。如今,刘庄村每年工农业总产值3亿余元,每年出口创汇1000余万美元,该村被评为“省村镇建设明星村”“中国特色经济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等荣誉。 “创业担保贷”助食品加工户转型发展 “太好了,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感谢你们的资金支持,万分感激!”聊城市东昌府区丰马村伟业食品加工厂负责人杨之明一再对聊城农商银行的服务表示感激。 走进加工厂里,一股清新的麦香和果蔬味道扑面而来,一杆杆、一排排架子上晾满了果蔬面叶,麦香浓郁,杨之明夫妇从事面食生产加工已经2年多了,因生产的面叶品质好、口感好、价格还实惠饱受客户欢迎。 “我们主要做的是幼儿辅食,面叶不含任何添加剂、防腐剂,配料特别简单,但是因为营养健康也特别受成年客户的欢迎。”杨先生谈起自己热爱的领域,开心地介绍道。 但是谈起最近遇到的资金难题,杨先生不禁叹了口气。“最近超市供货需求量不断增加,前几天我们又开了直播,效果还挺好,所以我们下一步想开通电商平台,但是生产效率有限,需要买一台新的生产设备和新的烘干设备,手头资金紧张。” 聊城农商银行红马甲服务队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杨先生情况后,现场核实相关情况,仅用2天时间,发放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杨先生禁不住为工作人员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为提升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解决特色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聊城农商银行积极对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普惠政策型信贷产品,通过客户经理驻村办公、“移动金融服务队”下乡等举措,把最优质的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家中。目前,该行投放“创业担保贷”达到3952户,金额8.71亿元。 “大棚贷” 育出菜苗好“丰”景 走进位于东昌府区张炉集镇育苗大户张春红的育苗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加班加点把数以千万计的西红柿、西瓜、茄子、西葫芦等种苗分拣、打包、装车,销往全国各地。 经过20余年的辛苦奋斗,张春红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他的基地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蔬菜种植示范点。然而大棚改造升级、化肥农药采买、菜种货款都需要流动资金,这让张春红犯了愁。 聊城农商银行张炉集支行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难处后,根据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匹配了专属产品“大棚贷”,180万元的信贷资金就犹如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张春红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多亏聊城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们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大批种苗,还能将大棚升级改造,现在我们光育苗大棚就有十六个,年育苗可达两千万株,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客户。今年菜苗长势喜人,肯定能卖出好价格,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目前正值果蔬育苗生长旺季,张春红激动地表示:“我们将全力做好优质果蔬秧苗良种的培育,开足马力进行蔬菜良种生产,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聊城农商银行聚焦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加大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组织“红马甲”移动服务队,通过逐户走访、“驻点村办公”等方式,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辖内农业发展施足了“金融底肥”。目前,该行发放涉农贷款3.51万户、160.39亿元。(马阳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