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非遗”|郓城农商银行:助“非遗工坊+”点亮乡村振兴路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6月28日 点击:次 |
在菏泽市郓城县,“非遗工坊+”模式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原来,郓城县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郓城剪纸、山东梆子、枣梆等,还有郓城古筝这一非遗瑰宝,其制作工艺堪称精妙绝伦,制作一架郓城古筝,需历经诸多繁杂而精细的工序。 这些非遗项目通过与工坊的巧妙结合,绽放出别样光彩。 在菏泽市郓城县双桥镇煌上煌古筝厂,那悠扬的古筝声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美妙旋律。 郓城古筝这一非遗瑰宝,在农商银行的有力支持下,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下,郓城县政府吹响了返乡创业的集结号。 煌上煌古筝厂董事长刘勇1979年出生于山东郓城县,自幼学习乐器。他怀着对音乐事业的热爱, 2003年在北京创办了“威柏尔乐器(北京)有限公司”,2013年又在扬州成立“煌上煌民族乐器厂”。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威柏尔和煌上煌在他的领导下也逐渐成长为集研发、制作、 销售、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然而,就在公司正值不断发展的上升期,他却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 在常人看来,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可他认为,木落归本、落叶归根,自己的根在郓城,能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资金、人脉,在生养自己的家乡开创出一番事业,既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可回报家乡父老,这样更有意义,更值得骄傲。 刘勇了解到菏泽市政府、郓城县政府有关返乡创业的大好政策,希望搭乘着返乡创业的政策东风,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经过政策咨询、项目申报、土地选址、场地建设、设备采购等一系列努力,刘勇终于在2018年挂牌成立了“郓城煌韵民族乐器制造有限公司”并注册“煌上煌”古筝品牌商标。 企业落户于郓城县双桥镇工业园区,专注于生产中、高端古筝,旨在打造“非遗工坊”,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 然而,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资金、市场等问题曾一度困扰着从业者,但郓城农商银行的出现,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这条传承之路。 该企业在郓城建厂之初,以出口萨克斯为主,突遇疫情影响,国外大量订单流失,产品严重积压,流动资金出现问题。 该行主动上门,了解企业的情况和需求,经过详细的调查与评估,为此企业授信“创业贷”300万元,此贷款不仅利率低,还有部分政府补贴。 刘勇激动地说:“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真的是救了我们企业,对我们来说犹如雪中送炭。以前,资金短缺是我们发展的最大瓶颈,想要改进工艺、拓展市场,却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从有了银行的贷款支持,我们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设备,还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师,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如今,郓城古筝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青睐,还远销海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该企业总经理刘强也说道:“看着订单不断增加,却因为资金有限无法扩大生产,心里特别着急。现在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我们不仅能够按时交付订单,还能不断创新工艺,开发新的产品。” 郓城农商银行积极为古筝非遗相关企业和工坊提供专项信贷支持,让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去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 有资金的保障,古筝的制作工艺得以不断提升,新产品层出不穷。 同时,该行还通过各种渠道,为郓城古筝非遗进行广泛宣传。如举办古筝文化节、参与各类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郓城古筝的魅力,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在农商银行的贴心服务下,郓城古筝非遗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古筝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从业者实现了增收致富,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该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成为郓城古筝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坚强后盾,两者的紧密合作,为郓城文化产业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添了强大动力。 郓城古筝非遗必将奏响更加辉煌的乐章,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非遗工坊+产业”模式成效显著,以传统手工艺为基础,发展出特色产业,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村民们通过参与非遗工坊的生产制作,掌握了一技之长,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非遗工坊+旅游”也为郓城县带来了新的机遇。 游客们可以走进非遗工坊,亲身体验非遗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不仅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提升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遗工坊+电商”,借助互联网平台,让非遗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郓城农商银行将重点对“非遗工坊+”多方位发展进行资金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力量,让乡村发展更加繁荣昌盛。(邓振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