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高密农商银行:​助力小葡萄成就大产业
 【字体: 】 2023年09月15日 点击:

  “初秋时节,葡萄飘香”。近日,高密市7000多亩葡萄陆续进入成熟期,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近年来,高密市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经济”,高密农商银行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形成了集种植、采摘、观光、销售、深加工等为一体的葡萄种植特色产业。

  一串葡萄带富“一方人”

  “今年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要不就耽误农时,影响葡萄收成了。”高密市阳光玫瑰葡萄园的种植户鲁先生一边和工人劳作一边介绍道,“六七月份正是葡萄蔬果的关键时期,前段时间我资金紧张招不到工人,可把我愁坏了。”

  鲁先生种植鲜食葡萄多年,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户,其经营的阳光玫瑰葡萄园占地200余亩,种植的葡萄因品相好、味道甜畅销青岛、潍坊等城市的高端水果卖场,但因去年雨水过多葡萄园进水,导致大幅减产减收,资金运转出现问题。在“普惠金融大走访”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高密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积极上门对接,为其授信50万元。“这下有钱请工人干活了,葡萄的品质有了保证,收购商主动上门谈合作,别看现在葡萄还没成熟,但都被预定了”。

  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实施网格化营销服务,将辖区内的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纳入网格,并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专业市场和瓜果蔬菜大棚,逐户调查金融需求,针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初期投资成本大、闲置资金少、季节性回款的困境,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升级。目前,高密农商银行特色农产品贷款余额达到6.62亿元。

  一园葡萄引来“八方客”

  “今年我种了15亩的大棚葡萄,有玫瑰香、巨峰等品种,每亩能产3000斤,葡萄个头大、甜而不腻,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一年算下来能挣小30万。”高密市松兴屯村的葡萄种植户们介绍道,“从最初的露天种植到后来的设施农业再到现在的家庭农场、田园采摘,从开始五户联保的10万元,到现在80万‘鲁担惠农贷’,每一步都离不开咱农商银行的支持,现在贷款手续不仅简化了,利率也降低了很多。”

  在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商银行+农户”的模式,成立了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上级扶持一块、银行贷款一块、个人筹资一块,投资2200多万元建设大棚鲜食葡萄900亩,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依托“丽珠源”葡萄品牌,大力发展田园采摘、农家生活体验等乡村旅游,积极向田园综合体转型,实现一产带三产,打造新的致富增长点。村里建设了葡萄文化长廊、生态园、村史展馆、农家乐,让游客住农家、尝美味、品乡情,连年举办葡萄文化节,年吸引游客近万名。2023年,该合作社预计实现收入5000余万元。

  围绕辖内农业发展规划,高密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新主体、新园区的金融扶持力度,着力促进农业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积极沟通协调市委农工办,在各乡镇组织召开由经管站、农机站、畜牧站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质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银企(农)对接会,了解其金融服务需求,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制定扶持计划,已累计为1.7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10余亿元,实现了对乡村振兴主要领域的信贷政策全覆盖。

  一串葡萄酿好“一瓶酒”

  “今年初我们新引进了一套罐装流水线,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当前正是收购酿酒葡萄的关键时期,感谢农商银行雪中送炭,有了这200万的贷款加上我们的自有资金,今年我们产量增加板上钉钉了。”

  山东某葡萄酿酒有限公司的法人介绍道。

  该公司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公司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中高档葡萄酒生产、农业生态观光以及葡萄酒文化旅游为一体,拥有酿酒葡萄基地1万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葡萄园进行管理,提供了三千多个葡萄园管理岗位,打造了葡萄酒特色产业。高密农商银行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和延期还本付息业务,畅通办贷渠道,减少融资成本,全力支持辖内葡萄酒产业链发展,促进葡萄酒业向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高密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积极探索创新符合实体经济特点和需求的融资方式,积极开展了“普惠金融大走访”活动,对符合授信条件的客户应授尽授、应签尽签,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助力全市经济稳健有序发展。截至8月末,今年走访客户2.09万户,授信11.09亿元、用信9.94亿元。(姚灵君 许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