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乡村振兴|莱芜农商银行:“金融之笔”写好乡村振兴“致富经”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7月28日 点击:次 |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持续深化落实省农信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指示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支农支小,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作用,助力辖区“土特产”变“金疙瘩”,让农民“土饭碗”变“金饭碗”,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用“金融之笔”绘就出一本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经”。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助农类贷款82.32亿元,较年初增长4.64亿元。 驻村服务——让山沟沟挂满“绿宝石” 种植过程不催熟,只施加有机肥,用山泉水灌溉,果园中圈养着鸡鸭,纯天然的环境造就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位于牛泉镇吕家楼村的品田葡萄采摘园里此时已挂满了静待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多亏了咱农商银行的支持,我的葡萄园才顺利发展起来。”老吕感慨地说道。想当初,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因为资金不足,他差点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正值莱芜农商银行开展“四张清单”走访,客户经理在驻村服务时了解到老吕的实际情况,立即上门与其对接。通过现场调查,该行根据老吕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向其推荐了“济担纾困贷”,仅用2天时间就将50万元信贷资金送到了老吕手中,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现如今,老吕的葡萄园已蜕变成拥有31个大棚、占地约26亩、年产超过5万斤的葡萄产业基地,成为了农商银行助力吕家楼村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结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建设,通过政银企合作、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推行驻村服务和挂职服务工作,选派1名行长助理挂职莱芜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担任金融专员、104名优秀支行行长及客户经理挂职街道/村(社区)主任助理,充分激发驻村服务动能和挂职人员纽带作用,成功创建8家省级样板村、20家市级样板村、21家县级样板村,实现了辖内整村授信全覆盖,共计授信6.4万户、金额23.4亿元,进一步支持“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档升级。 创新产品——“青松贷”帮农民轻松致富 辛庄街道铁车村地处莱芜东部山区,山清水秀,有着多年景观松种植的传统,但种植户各自为战,形不成规模。莱芜农商银行了解到情况以后,深入该村走家串户,摸清了村里380多户家庭的基本情况,支持村委成立了景观松专业合作社,同时针对景观松产业特点创新推出特色产业贷款产品—“青松贷”,帮助该村发展壮大景观松产业。目前累计向当地景观松产业发放“青松贷”208户9232万元。如今辛庄街道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景观松种植特色小镇,种植户由原来20余户增加到300多户,景观松产业也已辐射到周边众多乡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棵棵景观松,既鼓了村民“钱袋子”,也美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紧抓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一村一品”的有利机遇,持续创新推广“乡村振兴产业贷”,先后推出“青松贷”“花椒贷”“山楂贷”“蘑菇贷”“兔绒贷”等系列贷款产品,重点支持了辖内景观松、花椒、山楂、蘑菇、兔绒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系列贷款603户3.86亿元。 线上办贷——助汶河畔结出“甜蜜果” 济南钢城区汶源街道因地处大汶河源头而得名,“一半山水一半城”,除了秀美的风景,这里还是著名的“中国蜜桃之乡”。汶源蜜桃囊括了江北60多个品种,鲜桃上市频繁,基本实现了一年四季有鲜桃。“农商银行的线上贷款可太快了,手机一点钱就到账了,有了咱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今年的桃子长势非常好,桃子卖的比往年多了,农户的收入也提高了。”汶源街道东王家庄村书记桑爱成激动地说道。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积极推行线上办贷,确保客户经理人手一个Pad、随身携带,全面实现客户走访、档案建立、信息管理应用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利用金融夜校为村民开立银行卡、手机银行,“手把手”指导村民使用,并在村庄、社区等张贴申贷二维码,让村民足不出户便可扫码申请线上贷款。目前该行已向汶源果农发放线上贷款36户281万元,帮助汶河畔结出了“甜蜜果”。 莱芜农商银行在扩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小额信贷从“线下”向“线上”转型,大力推广“信e贷”“信e快贷”“星火e贷”等系列线上贷款产品,利用大数据和科技手段赋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短、平、快”平台优势,切实提升农户申贷便捷性和可得性,快速高效满足客户小额信贷需求,进一步提升金融支农助农力度。截至目前,该行通过线上发放经营类贷款3.04亿元,扩大了普惠金融覆盖面,实现了“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亓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