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办事处: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8月23日 点击:次 |
济南办事处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主动挺膺担当,聚焦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强村富民新路径,强化金融赋能,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有势头、农企农民尝甜头,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结硕果。 截至7月末,辖内农商银行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8.33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例达72.7%,分别较年初增长23.78亿元、0.91个百分点。 聚焦特色农业,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政银合作,助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新名片。全面落实省委部署要求和省联社党委具体指导意见,制定印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一县一品”创建活动方案》,以政府贴息撬动惠农支点,通过精准服务、搭建平台、帮创品牌等方式,支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黄瓜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一天成交量最高能达到200万元,年成交额超16亿元,是当地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鉴于部分大棚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亟待改造的现状,济阳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对接街道办事处,跟进旧棚改造计划,积极引进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搭建三方合作平台,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大棚种植户垫资成本,推动新棚改造项目落实,助力黄瓜种植实现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远程控制等智慧大棚发展。目前已累计发放旧棚改造贷款48户、金额902万元,享受财政贴息19万元,实实在在地降低了种植户的融资成本。 创新产品,多措并举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紧跟辖区旅游产业融资需求,围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拓展+旅游”“民宿+旅游”等业态,创新推出了乡村旅游贷、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等多款产品,助力旅游承载力不断提升。章丘农商银行先后支持了三涧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石子口乡创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朱家峪花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文旅企业。截至7月末,全辖累计发放文旅产业类贷款超4亿元,助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党建引领,带动增收致富。近年来,办事处指导辖内农商银行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与当地乡镇街道、涉农企业等172家外部单位深入开展党建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切实推动农企发展,带动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商河县逯家村党支部成立了留兰香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修建留兰香精油加工车间,资金缺口大,村支部书记一时犯了难。商河农商银行作为逯家村党支部共建单位,第一时间上门了解项目进展和资金需求,及时提供资金支持。截至7月末,该行为殷巷镇留兰香、小麦、林果三个产业发展区提供信贷资金2600余万元,并为周边72户留兰香种植户信贷支持815万元,该镇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留兰香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40余万元。“在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我们逯家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留兰香,一年收两茬,一年种植多年收益,以前村民年收入不到两万块钱,现在能收入四万来块钱,翻了一番。”逯家村支部书记张洪军笑着说。 聚焦渠道创新,解锁乡村振兴发展新密码 创新信贷支持,以科技金融引领服务“三农”新模式。济南办事处积极协调人民银行、大数据局,依托省联社科技研发平台,利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保险箱等技术,开发建设了“农商普惠e贷”“济担-线上信心提振贷”等金融产品,打通了“政银”数据通道,构建了涵盖线上线下独具特色的农商大数据信贷体系,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9户、金额8.23亿元。“农商普惠e贷”上线3年来,累计服务县域群众2.4万人次,授信金额超35.5亿元,有力地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 拓宽担保渠道,破解涉农融资难题。针对农村集体经济担保能力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质押品价值评估机制不完善等融资难问题,在省联社和当地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权担保渠道,推出“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盘活沉睡股权资源,将股权变为拓展农业增收、带动农民致富的利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济阳区仁风肖家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随着吊炉产业规模的扩大,加之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合作社流动资金出现了缺口,苦于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担保载体。济阳农商银行加强与农业农村局沟通协作,2日内就成功办理了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贷款1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丰富应用场景,小平台助力多方共赢。玫瑰作为“中国玫瑰之都”平阴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传统的“鲜花现货交付,账单统一延期结算”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为支持玫瑰产业发展,平阴农商银行积极与平阴县特色产业中心、浪潮集团达成合作,开发玫瑰花采收平台系统,上线收花小程序,实现了扫码收集农户信息、对账结算,玫瑰花交易的结算效率从一周缩减至24小时,极大地提升了鲜花交易效率。同时也方便政府相关部门实现销售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溯源。据了解,平阴县玫瑰产业年交易量约1.24亿元,预计通过系统交易资金可达总交易量的70%。 聚焦服务保障,绘就乡村振兴发展新画卷 强化组织保障,主动作为。济南办事处及辖内农商银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有效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保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全市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工作方案,压实各级责任,指导各农商银行丰富金融服务供给,致力构建、优化、完善具有适应性、持续性、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 强化队伍建设,跟进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指导辖内农商银行成立金融服务队、强化村两委沟通,定期开展驻村办公,深入开展普惠金融建设,真正把群众金融服务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行上。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农商银行“大挎包”优良传统有机结合,成立金融伙伴团队5支,走企入户开展上门服务,自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实地对接服务2042次。建强农村代理金融服务队伍体系,积极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布放农金通机具232台,ATM/CRS等自助设备203台,有效满足全辖2901个乡政村及社区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济南办事处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先后开发建设了“一码通办”等多款信贷产品和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延伸了金融服务距离,赋能普惠金融发展。客户通过扫码授权提供电子化资料,无需再拿着纸质资料跑银行,“一码通办”累计服务客户9万户,减免纸质资料80余万份。通过接入人民银行泉城链数据,20万元以内小额贷款线上10分钟即可办好,大额贷款由客户扫码授权,无需提供纸质材料,办贷效率较之前提升2至3倍,服务体验显著提升。(徐芳 王小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