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审计中心:为沃野粮田施足“金融底肥”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11月17日 点击:次 |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誉,是全国首个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德州审计中心指导全市农商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扩大金融覆盖面,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实现“吨粮田”迈向“吨半粮”大跨越。截至目前,全市农商银行累计助力“吨半粮”产能建设相关贷款20.13亿元。 助粮丰收“金”满仓 黄河涯镇是德城区3万亩“吨半粮”核心区,进入深秋,遍地都是金黄色。在焦庄村一处院内,新收的玉米正在装袋打垛,“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想着新建一个仓库,但手头有点紧,没想到咱农商银行主动上门送贷,解决了我的难题,多亏了这80万元资金支持,粮食收储量整整翻了一番啊!”黄河涯镇焦庄村收粮大户池书明高兴地说道。 “咱农商银行不仅贷款快,给我推荐的‘聚合支付’也是个好帮手。过去每逢大忙时节,最烦的就是现金清点,放在家里也不安全,农忙又来不及去存款。现在好了,扫一扫就到账了,真方便!”谈及德州农商银行的粮食收购专属服务,池书明竖起了大拇指。 德州农商银行精准助力3万亩“吨半粮”核心区建设,积极与乡镇政府及村“两委”联络对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粮食生产状况、摸排行业经营规律和市场需求变化,扎实开展“错时驻点”“金融夜校”“上门服务”等活动,精准对接辖内种粮大户、粮食收购商和农资经销商等经营主体,主动开辟“绿色通道”,推动“限时办结”,切实提升工作效率,让客户不等“贷”。今年以来,该行聚焦粮食产业链条发展,支持种粮、收粮大户和企业相关贷款2.84亿元。 稳粮扩种促增收 庆云县常家镇孟家村的李洪超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5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能有今年的好收成,多亏了农商银行的大力帮助,真是太感谢了!”李洪超感激地说。 自常家镇被确定为庆云县“吨半粮”核心示范区以来,李洪超更是一心想追加投资,通过承包更多土地,增加种植品种,实现规模化种植。想法有了,但用工、化肥、农药等周转费用却成了致富路上的“拦路虎”,让李洪超一筹莫展。庆云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上门对接,制定资金支持方案,顺利发放“鲁担惠农贷”30万元。 庆云农商银行以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要出发点,支持先进农机具购置及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对农资等生产资料供应端的对接力度,解决从选种、播种、施肥、收获各流程堵点,延伸产业链。积极融入“双镇百村”建设,紧盯人才、产业两条线,及时了解农户和涉农企业的金融需求,建立常态化帮扶推进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大力推广“粮食流通贷”“种子贷”“农机按揭贷”“粮食规模种植贷”等粮食产业链贷款,推动金融传导“精准、及时、全覆盖”。截至目前,该行走访农户3.2万户,发放涉农贷款39.15亿元,较年初增长1.62亿元。 纾困解难保粮安 “农商银行针对我们粮食生产主体推出了专属信贷产品,在给予优惠利率的同时,还提供上门服务,今年玉米有了好收成,农资销售额也再创新高,我们全家都很感激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临邑县孟寺镇小解村的王金龙说道。 王金龙承包土地三百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同时经营一家农资商店,拥有较强的市场敏锐感和稳定的上下游客户,在当地小有名气。秋收前期,正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采购需求旺盛时期,但因赊销多、下游回款较慢等问题,王金龙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而玉米收割迫在眉睫,王金龙还计划购置一台玉米收割机,流动资金愈发紧张。临邑农商银行在获悉客户的融资需求后,主动上门对接,第一时间为其发放45万元的“犁城丰收贷”。有了这笔资金,王金龙不仅及时抢收了玉米,还保障了农资备货。 临邑农商银行聚焦粮食收购、农资购销、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关键领域,从优化贷款条件、拓宽农村抵押物范围、做好到期续贷业务等多方面入手,创新推出“粮商贷”“丰收贷”“备货贷”等涉农专属产品,并以产品为依托,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实行“名单制对接、销号制管理”,充分发挥网点覆盖优势、产品专属优势、高效对接优势,构建起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创新型涉农专属信贷产品590户、8450万元,为金融服务农民创业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金融支撑。(李宗睿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