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农商银行:大运河的“金”故事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3月24日 点击:次 |
运河涛涛,逶迤蜿蜒,日夜不息。全长1797公里的千年京杭大运河,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放眼望去,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在其“黄金水道”上交织穿梭,排宕成天阔水远又繁忙有序的新景象。同时,作为大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也是全线唯一完全东西流向的枣庄市台儿庄段,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曾一度被誉为“商贾云集,船舶迤逦;渔歌十里,夜不罢市……”台儿庄也因此以其河风水韵而响名。 近年来,枣庄市把沿运经济列入更加突出的重要议事日程,而作为本土银行的枣庄农商银行,立足沿运经济发展,突出金融“傍水”服务,走出一条新路子。 引流“黄金水道” 3月19日上午10时,大运河台儿庄港安全待泊区,洪伟航运船主人季洪伟,站在船头甲板的绞缆机前,正指挥着工人用手柄绞移缆绳靠泊。稍作补给后,这艘满载建材原料的货船将沿河前往浙江。“多亏了你们的支持,及时解决了我的资金困难,保证如期出航。”季洪伟激动地说。 原来前不久,由于季洪伟置货承运周转资金迟迟未到位,他正为难以如期出航发愁时,枣庄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辖区邳庄支行主动上门对接,并立足实际,为其量身定制了“普惠经营贷”专项融资方案,及时贷款200万元,解决燃眉之急。 围绕“黄金水道”航运发展,枣庄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和服务实际工作中去,在组织制定《关于做好沿河经济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的同时,明确细化金融服务沿河经济“体制、机制、队伍”三大支撑保障体系,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一户一专”“一户一特”金融服务,创新推出“枣担易贷”“普惠经营贷”等专项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不断诠释本土银行服务航运经济发展责任与担当。先后对接服务相关航运项目76个,贷款金额1.5亿元,切实为航运事业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助力“内河运输” “200万元到账了,没想到你们这么及时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太感谢了。”枣庄市海润港航有限公司负责人靳春宝笑着说。这是枣庄农商银行积极优化“内河运输”服务的一个镜头。 枣庄市海润港航有限公司集船舶制造、货船运输、运输设备租赁服务等于一体。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该公司在扩大运力及产业设备升级改造期间,急需资金200万元。枣庄农商银行得知企业实际困难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调研,并根据其实际需求,现场采集信息资料,简化信贷流程,实时建档授信,快速为其发放所需贷款,及时解决资金难题。 随着大量货物“由陆走水”及内河水运船舶的不断发展,为进一步顺应现代化运输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做好“内河运输”金融服务,枣庄农商银行通过组织实施“产业+信用+授信+评价”运行机制,积极做好对相关内河水运船舶项目及商户的授信和用信服务,以满足不同金融需求,着力破解融资瓶颈。期间,先后为200余家相关内河水运船舶项目企业及商户提供贷款3.5亿元。 对接“优势资源” 优水优用、靠水吃水,打造多元互济用水发展经济新格局。这是台儿庄当地充分利用大运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发展经济的又一真实写照。“今年的鱼苗投放及时,市场行情也不错,多亏了你们贷给我的50万元贷款。”台儿庄区泥沟镇三付楼村村民王业民高兴地反馈着信息。 有着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王业民,依托大运河,通过流转承包当地闲置坑塘和土地,建起了桂鱼、叉尾鮰鱼养殖基地。随着市场行情看好,王业民在扩建养殖规模及购置饲料之际,急需资金50万元。枣庄农商银行在走访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属地台儿庄兰城支行现场为其量身打造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并积极联合相关部门优化专项政策,使其优先获得信贷支持,解决资金需求。 枣庄农商银行立足当地生态河流建设和“水产业”经济发展,积极践行“以水福民”社会责任,充分利用区位水资源配置发展优势,着力优化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对接“水项目”建设,全力实施“水系工程”专项金融服务,并创新完善“水系列”智慧银行平台及移动支付等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服务质效。先后登门对接相关水产养殖户100余户、预授信1.2亿元,在当地东大庄子村、涛沟桥村等建设并形成水产业养殖基地,有力推动一方“水经济”实现新发展。(成纲 嫣然 以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