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农商银行:“一揽子”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12月10日 点击:次 |
郓城农商银行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让信贷资金更加高效地投向实体企业,进一步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乡村振兴。目前,该行各项贷款余额195.3亿元,较年初增加19.51亿元;其中实体经济贷款165.04亿元,较年初增加11.37亿元。 党建引领夯基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并通过交流研讨、现场教育等形势,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持续汲取奋进力量;先后组织党性教育活动21次,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等培训4次,切实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信仰之基;党委班子成员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包片责任制,年初至今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督导352次,了解基层工作实际,切实发挥帮包作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创新“党支部联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成立11家小微贷中心,梳理辖内23个重点行业,获取行业客户清单1.58万条;对不同行业进行分类公关,实现全覆盖营销,召开酒类包装、纺纱纺织等“政银企”行业对接会9次,同时开展“进机关、进企业、进商户”活动,班子成员带头公关辖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5份,授信287户,成功授信6.02亿元。 “分类营销”全覆盖。积极开展各类业务营销活动。春天行动期间组建126支“客户经理+柜员+关键人”的普惠金融小分队,携带移动柜员机现场为客户办理业务,营销农户1.56万户,成功发放贷款11.6亿元;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银商对接”进一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联展联用工作的通知》,获取信息10.25万条,组建78支金融服务队,走访辖内小微企业和商户3.73万户,拓展存款0.98亿元;营销贷款376户,发放贷款0.64亿元。设立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室,对接县政法委制作“村网格员+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驻点公示牌1200块,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驻点办公11272次;扎实推进“四张清单”对接和无感授信,配套创新利率低、办理简单的小额信贷产品“农商惠民贷”,累计发放7297户,金额32581万元,批量无感授信2.38万户,金额6.91亿元。开展辖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大走访、大对接”营销对接活动,组织员工进社区、进园区、进商圈,对商户和企业做到“四个了解”“两个营销”,实现客户走访、信息建档、金融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突出重点提质效。把服务乡村战略作为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助推县域实体经济发展。与县政府签订《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累计投放黄河流域贷款56.17亿元;与各乡镇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去年以来召开普惠金融对接会23次、现场授信金额1.67亿元;助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对黄河滩区张鲁集油桃、李集芦笋、黄集有机小麦种植等特色产业重点对接,辅助提供家庭银行、电子银行、信贷资金“一揽子”服务,优化辖域黄河滩区经济结构,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发展“绿色金融”,对高污染、高水耗、高能耗、高碳排放项目,坚决杜绝新增授信,稳步压缩存量授信;对节能环保、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绿色领域,实行绿色企业白名单管理,配套建立信贷“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型小微企业绿色贷款,落实“便捷获得信贷”政策,3日内完成审批发放。截至10月末,绿色贷款余额4.41亿元,较年初增加1.16亿元。(侯兆宇 冯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