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审计中心:用心用情做好适老金融服务 |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11月07日 点击:0次 |
|
近年来,聊城辖内农商银行积极践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适老助老倾力打造“一站式、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提升金融及非金融服务质效。目前,全市农商银行60岁以上客户数量达135.75万户。 情暖“城市美容师” “以前领工资得跑老远,现在可以在家门口的农商银行办理啦,工作人员还专门给我开通了绿色通道,不到十分钟工资卡就办好了!”10月21日上午,高唐县环卫工人张阿姨拿着刚办好的工资卡,站在高唐农商银行营业部里,脸上满是笑容。当天,和她一起办理工资卡的还有12名环卫工人,而这背后,是高唐农商银行实现全县4家环卫工人工资监管账户业务全覆盖的扎实举措。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他们的工资发放保障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稳定性,更关乎城市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高唐县共有4家负责不同区域环卫工作的服务企业,涉及环卫工人800余人。 在这群为城市整洁默默奉献的人群里,有不少工人年纪偏大,对手机银行等线上操作不熟悉。高唐农商银行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主动对接辖内有关部门和各家环卫服务企业,量身定制了工资监管账户服务方案。 针对环卫工人的诉求,高唐农商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布局优势——全县25家营业网点遍布城乡各个乡镇街道,农区更是设有256处金融服务便民点,基本实现“出门就能找到农商银行服务”。在此基础上,高唐农商银行还为环卫工人量身推出“环卫工人绿色通道”,可优先办理工资卡激活、余额查询等业务;延伸服务,在网点设立“环卫驿站”,配备电磁炉、饮水机、休息椅、应急药品等物资,方便环卫工人歇脚补水。 从助老办卡“绿色通道”到乡村便民服务点,从精准的账户监管到暖心的延伸服务,高唐农商银行正用一次次实际行动,让金融的温度直抵人心。 守护最美夕阳红 “大妈,您在这里按个手印就行,业务很快就能办理。”莘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大王寨镇村民李大妈办理密码重置业务。 “辛苦你们了,还专门跑家里来。我这腿脚不方便很多年了,谢谢你们啊。”李大妈感激地说道。 为解决行动不便老年客户“出门难、办事难”问题,该行突破传统柜台服务局限,推出“移动柜员+上门办理+视频银行”多元化延伸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从“柜内”延伸至“柜外”,把柜台“搬”到老年人家中、社区及乡村。截至9月末,该行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90余次,助农取款服务点月均办理业务11.85万笔,视频银行业务办理成功200余次。 “大爷,我们又来啦,您最近身体挺好的吧。”在莘县大张家镇养老公寓内,农商银行志愿者们正一边帮着打扫卫生,一边跟老人亲切交谈,还不时告诉他们“诈骗电话莫相信”“陌生链接勿点击”等反诈小技巧。 为弘扬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该行常态化开展“爱老敬老情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们深入所辖镇街道敬老院,用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此类志愿活动30余次,让老人们在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的同时,也筑牢了金融安全“防护墙”,获得了当地政府与群众的高度认可。 “一顿饭”暖胃更暖心 “上菜啦!”在冠县万善乡南马固村村委驻地,屋子里传来一阵吆喝声。 “大爷,您的菜,多吃点,小心烫啊。”屋内,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将热乎乎的饭菜端到围坐在餐桌的老人面前。老人们三两围坐,一边品尝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食堂,一片祥和景象。 “我们村的‘幸福食堂’每月对村内53名老人免费开餐一次。咱们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地送来了肉菜米面油等物资,很是感动。”该村党支部书记石健民说道。 年初以来,润昌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全县“新农村幸福食堂”建设,为村庄食堂提供物资支持。目前,该行已助力开展86个村庄的“幸福食堂”建设活动,捐赠价值5.2万元物资,服务就餐老人3300余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责任。 “村里的‘幸福食堂’为俺们老人提供了关心,老姊妹们也正好趁这个机会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挺热情,不但给端菜端汤,还教我们咋着防骗,很暖心!”胡大妈高兴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