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沂水农商银行:绿色金融美了环境强了产业 |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11月07日 点击:0次 |
|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沂水农商银行认真践行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强化合作,成功支持企业实现绿色升级,助力沂水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10月末,沂水农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8.64亿元,较年初增加2.12亿元,贷款户数1386户,较年初增加28户,2025年累计发放绿色贷款221户,贷款金额4.22亿元。 污水净化显担当 绿色信贷护清流 临沂润达水务有限公司作为沂水县污水处理领域的标杆企业,长期致力于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核心主业为污水收集处理,覆盖全县工业与生活污水净化需求。 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废水成分日趋复杂,原有处理工艺面临挑战。沂水农商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技术升级需求后,开启“绿色信贷”专项通道,通过信用+房产抵押组合模式,为企业授信1600万元。这笔资金专项用于购买设备升级技术,新设备使污泥产生量减少60%,实现pH值、溶解氧等12项指标实时传输至县生态环境局监管平台,确保处理过程全透明。升级后的出水水质更加稳定,达到更高标准,不仅满足沂河支流补充水要求,还通过管道为周边工业园区提供循环用水。 “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们在环保技术创新上更有底气。”润达水务负责人表示,“通过优化处理工艺,我们不仅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还为周边企业降低了用水成本,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沂水农商银行始终将企业需求放在首位,建立绿色企业常态化走访机制,主动摸排环保企业技术升级、产能扩张等资金需求,依托“绿色信贷”专项通道,灵活搭配信用、质押、抵押等担保方式,提供利率优惠的定制化融资方案,为企业绿色转型扫清资金障碍。今年以来新增发放7户企业贷款,新增绿色贷款1亿元。 固废循环探新路 绿色金融破瓶颈 临沂磊鑫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固废处理、混凝土生产、机制砂加工及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其研发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备技术”曾获临沂市科技进步奖,但受制于资金压力,一直未能规模化应用。 沂水农商银行在梳理县域绿色企业白名单时发现该企业潜力,结合企业2024年通过“年加工110万吨外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优势,为其定制融资方案,成功授信600万元。资金到位后,企业迅速扩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新增封闭式仓储车间,引入智能分选设备,将废钢筋、混凝土块、塑料杂质充分分离破碎。 目前,现有生产线五条,年生产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60万平方米地面砖、20万平方米花墙砖,其年处理各类固废能力显著提升,再生骨料被用于市政道路基层铺设和免烧砖生产,年减少建筑垃圾填埋量相当于300亩土地的占用。 “农商银行的金融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在固废循环利用领域抢占先机。”磊鑫节能环保负责人感慨道。 针对节能环保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需求,沂水农商银行通过梳理行业客户名单,开展有针对性营销,为潜力客户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帮助客户抢抓机遇,确保资金快速精准投放,助力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家电拆解拓新局 项目落地添动力 山东协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项目,是沂水县2025年重点工程,建成后年可回收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实现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该项目在落地阶段面临土地平整、厂房建设、核心设备采购及危废处理资质申报等多重任务,前期资金缺口巨大且需求集中。 沂水农商银行针对项目落地关键期的资金特点,精准匹配“项目落地贷”产品,通过“不动产抵押+保证”组合模式,为企业发放1100万元专项贷款。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并进入试运营阶段。新上冰箱、洗衣机、空调及其他家电自动化拆解线4条,塑料颗粒生产线2条,各类拆解、粉碎、电磁吸附、废铁压块等设备30余台。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每台拆解设备的能耗、污染物排放数据,确保年减少电子废弃物污染超1万吨的同时,单位产值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18%。 “农商银行的‘项目落地贷’太及时了,帮我们闯过了项目落地最关键的难关。”协合再生资源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废电池、废光伏板回收业务,在绿色产业链延伸上持续发力。” 对于重点绿色产业项目,沂水农商银行的“项目落地贷”聚焦落地全流程,精准解决项目立项、建设、资质办理等阶段的资金需求,同时联动政府部门整合政策资源,全方位保障项目从规划到落地的顺利推进。 沂水农商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是服务县域经济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从污水处理到固废循环,从资源再生到清洁能源,沂水农商银行正以金融创新为画笔,在沂蒙大地上勾勒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壮美画卷,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