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联社:金融妙笔绘就文旅多彩画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5月15日 点击:0次 |
今年以来,潍坊辖内农商银行深入落实省联社工作部署,全面走访对接文旅产业客群,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与政务、产业、消费的联动,着力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绿水青山“添秀色” 漫步在青州市牛角岭荷花窑风景区,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荷花窑风景区依托“牛角岭”山脉而建,是一座综合性旅游景区。 但是受制于项目建设前期投资较大,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眼看五一旺季将至,这让景区负责人史云建犯了难。 一筹莫展之际,青州农商银行主动伸出了援手,协调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提供保证,根据企业的经营周期、还款能力等实际情况灵活授信,为荷花窑风景区发放青州市首笔“潍担文旅贷”500万元。 为助力潍坊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潍坊市联社主动对接市文旅、环保等相关部门,带领辖内农商银行发力绿色金融、呵护绿水青山,以政银联动为切入点、以普惠金融为着力点,不断丰富担保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文旅产业客群量身定制授信方案,有效缓解了辖内文旅企业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为文旅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供血输氧”。 传承古色“焕新颜” 被誉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的坊子区王家庄子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当初的手工作坊,发展成集风筝设计、扎制、销售及风筝轮、风筝线、风筝布料加工于一体的全生态产业链企业。 王家庄子村风筝产业的高“飞”,离不开潍坊农商银行多年来提供的金融服务支持。 走进潍坊国言风筝厂的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操作着,他们生产的风筝,造型别致、花样丰富,产品供应全国各地,深受客户喜欢。 “从春节就开始忙,最多的时候一天发货十几万只,现在每天也得1万多只。”企业负责人孙月飞介绍,“潍坊农商银行对我们这种非遗产业很重视,多年前就在村里设了服务网点,工作人员经常上门‘问需’,只要有资金需求,他们都是简化流程办理,贷款很快就能办好。” 就在不久前,潍坊农商银行为他发放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让他在备货、研发、生产等各个环节没有了后顾之忧。 潍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16项,省级72项,市级427项,县级1226项,可谓源远流长、闻名遐迩。 为更好地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助力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潍坊市联社带领辖内农商银行落实省联社工作部署,积极推广“非遗传承贷”,建立非遗从业人员拜访计划,形成服务清单,选派业务骨干,联合当地企业服务专员,推进金融辅导与驻村、驻企办公相结合,深入对接了解潍坊风筝、高密剪纸、诸城古琴、临朐黑陶、昌邑丝绸等非遗从业者经营状况,掌握融资需求,根据产业经营特点和客户发展实际,制定针对性、差异化的专项帮扶方案,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续写非遗故事。 激活乡村“新业态” “感谢农商银行在我资金短缺的时候给我贷了这30万元,民宿装修后,生意越来越好了。”在临朐县隐士村经营民宿的张先生说道。 隐士村依托千年古村落的文化底蕴,打造了集生态休闲、观光游乐、餐饮住宿、有机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是当地著名的乡村旅游地标之一,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为全力支持隐士村乡村旅游发展,临朐农商银行主动与村委对接,综合运用“强村贷”“富民兴村贷”等产品,为45户农户发放贷款1203万元,助力隐士村建成隐士书院、村史馆、民宿等一体化旅游度假村,带动村集体经济从收入不足3万元到如今收入近30万元,村民增收过万元。 “今年进园人数累计都超过3万人了!这都要感谢诸城农商银行一直以来的支持,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诸城市贾悦镇杨家夏庄村文娟采摘园负责人杨盾高兴地说道。 从最开始的采摘园修建,到现在的园区扩建、新果木种植、农家乐餐饮、拓展训练及特色民宿项目的上新,信贷支持从5万元增加到50万元,诸城农商银行见证了文娟采摘园一路走来的成长与发展。 乡村游、采摘游、研学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生态旅游业态,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好选择。潍坊辖内农商银行主动与各级党政部门、村两委、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接,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推出“非遗传承贷”“茶叶飘香贷”“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大力支持建设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精品采摘园等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孵化农业体验、休闲采摘、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韩鲁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