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平邑农商银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字体: 】 2022年11月18日 点击:

  今年以来,平邑农商银行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升级,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10月末,该行存款余额201.02亿元,较年初增长18.54亿元;贷款余额120.19亿元,较年初增长10.8亿元,重点投放科创企业、“专精特新”等贷款2.18亿元。

  聚焦金融辅导,保障金融供给。成立金融辅导队,落实客户金融服务需求。遴选8名业务骨干成立企业金融辅导队,由分管行长带队,为33家辅导企业上门提供政策解读、业务咨询、融资策划等服务,每月电话回访、每季现场回访全覆盖,及时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优化移动服务,金融服务不断档。成立27支金融移动服务队,对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简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做好资金结算、信贷服务。加强银企对接力度,多元化辅导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对接省、市、县重点项目和“专精特新”企业,“一对一”制定贷款方案,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今年已发放企业贷款85户、12.15亿元。

  聚焦信贷投放,畅通融资渠道。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助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辖内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行业,依托家庭银行模式,为农户、商户、小微企业提供家庭贷款。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9.89亿元。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助力“新市民”创业致富。推广“拥军贷”“新型职业农民贷”“乡村好青年贷”等乡村振兴特色信贷产品,加大对“新市民”、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扶持力度。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特色贷款13.92亿元。以生态振兴为保障,助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支持低碳环保、绿色节能、农产品深加工、原生态产品产业发展以及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5.9亿元。

  聚焦整村授信,推动数字金融。扎实开展整村授信,推动“无感授信”“有感反馈”落地见效。为全县562个行政村的26.69万户农户授信80.89亿元,实现整村授信全覆盖。开展线上办贷,推动数字金融建设。发挥“沂蒙云贷”“信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优势,推广移动办贷和自助申贷,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累计办理线上贷款2.25万户、27.49亿元。启动“线上赋强公证”,实现客户、公证处、银行三方共赢。9月份,联合县公证处将信贷合同签订和“赋强公证”线上同步办理,节约客户时间成本“一站式”办理业务,提升银证双方风险防控水平。启动以来,已办理公证业务738户、3.28亿元。

  聚焦渠道建设,实施普惠金融。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全行共设营业网点37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448处,ATM机101台、POS机819台,流动银行车1辆,服务农村地区电子银行客户15.46万户,努力实现乡村金融服务“零距离”。丰富农金员服务职能,打造“一专多能”型综合服务人员。统一规范服务场所,建成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70处、“沂蒙金融超市”4处,搭建支农、惠农、便民的金融“直通车”。落实客户经理驻村,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客户经理由传统的“驻行办公”转变为“驻村办公”,就近提供支付结算办理、信贷产品推介等一揽子服务。目前,全县562个行政村已实现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全覆盖。

  聚焦党员表率,强化党建共建。打造先锋品牌,发挥表率作用。成立由156名党员组成的22支“红马甲”党员先锋队,作为弘扬“大挎包”优良传统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借助“流动银行车”“移动柜组”“金融夜校”等平台,开展金融服务2600余场,累计办理各类业务16万笔。搭建共建平台,深化业务融合。坚持“党建+”搭平台,先后与税务局、农业局等358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共建活动598场,联合推出“税易贷”“农业资料生产贷”等信贷产品,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画出最大“同心圆”。践行社会责任,勇于担当办实事。自2012年起,先后分五批派驻第一书记,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4万元,协调资金1590万元,有力支持帮扶村经济发展。(王亚栋 孙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