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润心绿正浓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8月15日 点击:次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又到了荷花盛开的时候,谈及荷花,脑海中瞬时闪现的场景便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荷花以其清新脱俗的姿容和冰清玉洁的品质,成为济南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怀揣对赏荷的无限热爱与憧憬,周末期间带着家人驱车兴致勃勃的来到了济南大明湖畔,用心感受满池荷花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 如果说济南因趵突泉的潺潺流水而灵动活泼,因千佛山的矗立挺拔而钟灵毓秀,因大明湖的波光粼粼而浮光跃金,那么更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为济南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沉淀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代文人墨客咏荷、赞荷之时从不吝啬笔墨。如大文豪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浪漫派主义诗人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北宋文人周敦颐作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是被世人所熟知,以此类推,不胜枚举。 荷花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赋予了灵魂,点点笔墨将荷花之美酣畅淋漓的挥洒出来,荷花的形态美、意境美被赋予了诗情画意,今人品读这“跳跃”的字符,虽跨越千年依然灵动活泼、跃然纸上。正是被古人的才华所折服,更是想一睹荷花之美,如此说来,来到观荷绝佳之地的大明湖畔,成为明智之举。 行走在大明湖的石板路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照进了现实,偌大的大明湖四周被绿树环绕,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地与荷花仙子共同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远远望见生机盎然的一片绿意,只见湖中的水草荷叶与蜻蜓蝴蝶在一起互动,一幅动静结合、生动活泼的山水画在眼前徐徐展开,我深深地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不自觉的闭上眼睛,仿佛自己成为了山水画上的主人公,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这片湖光水色之中,用心感受着这份静谧与美好。 脚步在放松的状态下更显得路程缩短了,在边走边欣赏的过程中,心心念念的荷花终于来到了眼前,待看到一池荷花后,瞬间便被吸引过去,湖中的荷或含苞待放、或红唇微启、或娇艳盛开、或瓣落生蓬,对于身为游客的我来说,可能是来早了,你看有些荷花仍是含苞待放;可能是来的正好,洁白如玉的花瓣附带着些许粉红,娇嫩欲滴,争相竞放;也可能是来晚了,部分荷花已然开启“闭目养神”模式。但无论是开是合,皆是略施粉黛,亭亭而立,摇曳着身姿,泛着清香。荷花的香气,不同寻常花朵,它的香气清新宜人,让人心旷神怡。每当微风拂过,湖面上的荷花便如同舞者一般,在绿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展现出清新脱俗的舞姿和独特的魅力。 远处,山峦起伏,与大明湖交相辉映。近处,荷花与蝴蝶相映成趣,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大明湖中的“夏雨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夏日的馈赠,它们用最美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让人流连忘返、不觉归途。(宁津农商银行 马梦琪 宋青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