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联社获评“2024山东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实践”称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4月15日 点击:次 |
4月15日,“2024山东企业(企业家)社会责任”发布暨“2025山东企业(企业家)社会责任”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省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李强出席活动并作典型发言。 省联社获评“2024山东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实践”,《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获评“2024山东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全省农商银行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扛牢农村金融主力军职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有效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67万亿元,余额9331亿元,以占全省13%的贷款市场份额贡献了近1/4的涉农贷款。 支持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产业振兴。创新推广“粮食增产贷”“种子贷”等,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粮食生产领域贷款余额251亿元。围绕服务“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选取县域重点行业545个,逐一制定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有力支持枣庄石榴、青州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12.6万户重点行业客户发放贷款881亿元。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农产品深加工及农业全产业链项目等为重点,全面助力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405亿元。综合利用货币政策支持工具、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降低“三农”融资成本,2024年减息让利64亿元。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助力人才振兴。紧跟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聚焦村级发展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等创业需求,加强产品创新和政银合作,创新推广“人才贷”“巾帼系列贷”“拥军系列贷”等特色产品和“鲁青基准贷”“创业担保贷”等政策性产品,发放贷款13万户、余额385亿元,有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作用发挥。 支持乡风文明培育,助力文化振兴。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建立农户等“四张清单”,对基础信息完善、信用记录良好、无不良嗜好的客户,全面推行无感授信服务,为129万户农户授信1.2万亿元。全面实施信用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整村授信,村庄覆盖面达96%。创新推广“美德+积分+金融”服务模式,发放优惠利率“美德信用积分贷”89亿元,让讲美德、讲诚信的个人和企业真正得到实惠。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反电诈宣传等活动,推动提升农村居民金融素养。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金融宣教活动5.23万场次,惠及消费者1013万人次。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制定专项方案,开展“绿色金融深化发展年”行动,创新推广10余款绿色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融资需求。荣成农商银行发放全国首笔“海洋碳汇贷”,兖州、沂水农商银行发放了全国首批“碳排放权质押贷”。其中,“海洋碳汇贷”获评“山东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优秀金融创新产品”。截至3月末,绿色贷款6.4万户、余额791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3879户、64亿元。 支持乡村有效治理,助力组织振兴。选派2318名业务骨干到镇村挂职副镇(乡)长、村主任助理等,派出13名第一书记和4名工作队队长驻村帮扶,参与乡村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定期驻村办公制度,近2万名客户经理提供定时定点金融服务,覆盖全省7.5万个村庄。创新推广“强村贷”等产品,支持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助推乡村有效治理。建设“银农直联”系统,为村级组织提供支付结算和三资监管服务,账户覆盖面达96%。 下一步,全省农商银行将牢牢坚守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经营宗旨,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目标,持续丰富金融产品、完善服务模式、扩大信贷投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