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省农信联社党委“五个三”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6月02日 点击:次 |
省农信联社党委把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推动发展等工作重点,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以“三”学全面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分层分类“谋划学”。建立完善党委学习清单,围绕5种学习类型,明确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党课等6种学习方式,梳理列出学习内容24条,逐项明确落实时间、方式和责任人。建立《理论学习情况调度表》,按表推进,动态管理。制定党支部学习及交流研讨计划,依托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交流研讨。系统开展“书香农商”职工阅读活动,通过负责人荐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打卡等形式,以主题教育必读书目为重点开展职工阅读活动,推动全员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二是线上线下“逐级学”。党委带头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文章。制定印发《省农信联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方案》,确定14个重点学习专题,将《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作为重点学习篇目,开展专题学习研讨2期,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学习感悟,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层集中学,举办2个专题的主题教育读书班,通过组织中层副职级以上人员集中自学、分组研讨、交流发言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深入学,坚持线上线下学习同步推进,通过支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方式开展线下集中学习交流,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资源灵活开展线上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原原本本研读,切实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三是创新方式“沉浸学”。强化党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山东小三线纪念园、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等红色、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党性教育,赓续红色血脉,感悟传统文化,汲取团结奋进力量。突出特色教育,举办全省农商银行“模范领航 青春随行”传承“大挎包”优良传统故事汇展演暨“两红两优”颁奖仪式,分“大挎包”典型人物篇、模范榜样事迹篇、青年员工传承篇等三个篇章讲述感悟“大挎包”优良传统,引领激励党员干部职工争先创优、奋发有为,凝聚全省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奋进力量。 以三“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定方案”。研究制定省农信联社党委大兴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聚焦党中央确定的12个方面调研内容和省委确定的16个方面调研重点,结合全省农商银行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研究确定了22个方面的重点调研内容和53个具有政治性、实践性、创造性、可行性的选题。组织开展全省农商银行“大调研、大走访、大营销”专项活动,制定明确破解难题、提升工作的具体措施。二是强化过程管控“定步骤”。聚焦调研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实效化,明确“提高认识、制定方案、开展调研、深化研究、解决问题、督查回访”等6个实施步骤,列出各阶段重点任务和具体要求,配套制定调研课题选题指南、调研方案模板、调研发现问题台账、调研清单及调研情况调度表等。三是坚持以上率下“定路径”。省农信联社党委班子成员带头领题,每人牵头1个课题,实施“一线工作法”,深入调查研究,示范带动全系统各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下沉一线,真正借主题教育之势,以深化调查研究真刀真枪解决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 以三“抓”贯通做好检视整改。一是抓“细”问题查摆。建立完善问题清单,重点围绕中央提出需要着力解决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和省委要求有针对性解决的重点问题,结合巡视巡察、督导考核、审计监督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工作情况,系统梳理、精准查摆问题13个、上级审计反馈问题2个,力求找准找实问题,挖深挖透根源。二是抓“实”整改落地。制定形成专项整治方案3个,细化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负责人和责任部门,将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建立问题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实时调度整改进度,确保紧盯不放,持续整改。三是抓“长”建章立制。对主题教育活动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提炼,围绕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等方面,探索建立固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 以三“健全”完善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建立“1+5”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设立综合联络、宣传宣讲、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5个工作组,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组织人员和职责分工。制定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明确8项职责,落实6项会议制度,先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3次,研究制定“寻标对标争创一流”行动实施方案、大兴调查研究方案和主题教育“四张清单”等,明确任务要求,细化落实措施。二是健全督导落实机制。制定印发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明确理论学习、调查研究、高质量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五大方面19项具体任务。建立主题教育配档表,梳理明确重点任务24项,制定具体落实措施54条,逐一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绘成主题教育“路线图”。建立主题教育工作清单机制,分条列项、明晰重点,定期下发主题教育工作清单,打造主题教育“明白纸”。建立督导督促机制,抽调32名骨干人员,成立8个主题教育督导组,制定督导工作规则,明确9项职责、4项重点任务,对系统内主题教育进行严督实导,确保主题教育执行不偏向、不走样。三是健全理论宣讲机制。按照“4567”的工作思路,探索创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中心,建立系统内省市县三级党委和基层党支部“四级联动体系”,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等“五大作用”,构筑理论学习阵地等“六大阵地”,抓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七大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业务骨干、优秀青年宣传宣讲,逐步扩大宣传宣讲层次和覆盖面。 以三“到位”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普惠政策执行到位。聚焦支农支小市场定位,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建立“支农、兴商、助企、惠民”4大产品体系、90款通用信贷产品和1213款个性化信贷产品,基本满足全省人民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构建匹配市场定位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城镇社区“四张清单”营销机制,累计收集“四张清单”客户信息9341.2万人,授信村庄7.37万户,全省平均每2户城乡居民、每5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就有1户在农商银行有授信。二是便捷服务到位。主动适应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变化,推行限时办结,提高办贷效率,贷款发放由平均3-5天缩短为1-2天;调整充实客户经理队伍,下沉服务重心,组织客户经理开展驻点办公,进一步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根据不同客户特点,推行线上、线下以及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办贷模式,让客户获得最佳便利度和体验。三是对重大战略支撑到位。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打造、海洋强省建设、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等重大战略,不断加大实体贷款投放力度,强化服务支持。截至4月末,全系统贷款余额1.86万亿元,规模居全省银行业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