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长岛农商银行:感动!坚守海岛的农商银行人
 【字体: 】 2022年06月30日 点击:

  长岛曾经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现在叫做“长岛海洋生态文明试验区”。长岛很美,151个像珍珠一样的大小岛屿连接起了胶辽两个半岛,也是渤海和黄海的交汇处。

  长岛岛屿众多,其中常年有居民的岛有10个,渔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岛上,他们耕海牧渔,把蔚蓝的大海变成了财富,北长山乡成为扇贝之乡,大钦岛乡成为海带之乡,南隍城岛乡获得“鲍鱼岛”美称,还培育了海虹、黑鱼、海参等众多特产。

  长岛的主城区是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由一条大坝和一座桥连接起来的。其余的8个岛中,按照地理位置分成西三岛和北五岛。其中,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和北隍城岛被称之为北五岛。因为海上风大雾大浪大,一年365天中北五岛只有100多天通航,随时停运的航班使得岛上居民出行非常不方便,遇到大风大雾导致的停航,全凭岛外供给的蔬菜、水果、肉、蛋等物资就会紧缺,这种艰苦,只有常驻海岛的人才有体会。

  长岛农商银行在10个居民岛中的8个岛上都设立了支行和分理处,虽然大多在蚀本经营,但小小的银行是海岛居民联系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农商银行,他们的储蓄、信贷等业务可以随时办理。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农商银行对养殖户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非常大,有了信贷资金的扶持,渔民们在扩大养殖规模方面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太阳的光芒照耀在海面上金光闪闪,也映衬着长岛农商银行人不变的初心。

  砣矶岛支行女员工吴爱丽从16岁开始就在农商银行工作,她和同事孙会艳轮流担任守护金库的任务,虽然辛苦,但两个人兢兢业业坚守海岛银行。吴爱丽说,儿子今年就大学毕业了,她劝说儿子不要外出找工作了,报考农商银行,就留在砣矶岛支行吧,总要有人继续坚守在这里。“海岛为家”这几个字,不是说说那么简单,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前赴后继的去传承。

  50多岁汪志基是蓬莱人,到钦岛支行工作后,他在大钦岛找了一个渔家姑娘,便把家就安在了海岛上。现在他是长岛农商银行钦岛支行的一名外勤员工。行里的水、电、暖、维修,包括开押运车等所有的杂活都由他一个人包揽。每年五月到八月,是大钦岛海带丰收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和收购客商让大钦岛上的人流瞬间多了起来。老汪把自家的新房都让给收购客商们居民,自己和家人挤到低矮的老房子中,他说,在哪里睡也是睡,不就几个月的时间,这么做,可以和收购商们交朋友,让他们把收购资金存入到农商银行中,单位好了,自己也觉得光荣。在海带收购季节,老汪一个人就能揽取500多万的存款,流水增加一千多万元。老汪是个热心肠,无论谁找他帮忙,他都乐呵呵帮这帮那,有人说他傻,但老汪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很多人就冲着老汪热心这一点,也会将钱存在农商银行。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在老汪身上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在海岛农商银行人的坚守中,祖国为重,事业为重已经被他们写进了信条里。

  从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国同一直在不同的海岛支行工作,2021年11月他来到钦岛支行担任信贷主管,负责北五岛中四个岛的信贷工作。到海岛支行,意味着无法照顾家庭,夫妻俩只能将2岁的儿子送到北隍城岛跟随老人一同生活。妻子郑雅婷支持刘国同的决定,她说,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海岛人,深知海岛渔民的艰辛,丈夫下岛工作,自己必须无条件支持。一家三口分散在三个岛,团聚的时刻就是在手机屏幕上。得知南隍城村正在建设大型海洋牧场,刘国同多次前往对接,新增贷款1000万元,加快了海岛渔民向深远海进军的步伐。一个人要维护100多个企业和个人客户,走访、调查、营销的工作需要在各个岛屿之间完成。刘国同笑着说,基本上我每天不是在坐船,就是在等船。刘国同说,一直在交通最为不便的北五岛工作,每次出门首先要做的就是带足够的换洗衣服,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困在了办业务的路上。只要到北隍城岛办业务,刘国同一定会抽空去看看儿子,相聚是短暂的,因为办完业务后如果航班正常,自己必须马上出岛,否则随时会被大风大雾耽搁在这里。每次提及儿子,想到自己离开时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追赶着自己的小小身影,这位七尺男儿都会落泪。

  虽然难舍亲情,但肩头的责任让长岛农商银行人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

  海岛上没有教育资源,南隍城岛支行行长柳杰在儿子6岁时就把他送往岛外上学,18年从来没有给孩子开过一个家长会。由于海岛银行需要每天开门营业,她只能留下来,把自己26年的青春年华写在了海岛上。上学后孩子祈求妈妈陪自己过一个生日的愿望至今都未能实现。柳杰满含热泪地回忆道,她有一次到南岛开会多住了一个晚上,孩子的小手始终不曾离开妈妈,就连睡觉都抱着妈妈,生怕一睁眼的时候妈妈又不见了……

  北隍城支行的党员行长葛长青也是爱岛如家,熟悉岛上的每一名居民,真正把渔民当成了自己的家里人。柳杰和葛长青两个人几十年来坚守着长岛最北端的两个海岛银行,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守库,真正把银行当成了自己的家。南隍城岛的党员宋岩,两个孩子接连被送出岛外上学,每次提到,泪水不止,但面对前来办理业务的渔民,总是擦干眼泪,微笑着提供服务。

  他们知道闪耀的党徽不仅是标志,更是责任。

  虽然海岛银行艰苦,但长岛农商银行人以苦为乐、苦中作乐。

  近年来,每位新员工都要下岛锻炼,深刻体会“海岛为家、艰苦为荣、祖国为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省联社的援岛计划也吸引了一批批有志向的年轻人前来。通过援岛计划从莱阳到钦岛支行工作的李林100多天没有出岛,都没能赶回去参加爷爷的葬礼,而他不后悔,因为从递交援岛计划的那一刻起,这位90后就做好了到海岛接受风雨洗礼的准备。

  同是援岛员工的徐铭辰也把大钦岛当成了自己的家,因为路途遥远,回一趟家路上就要将近一天,所以他每年只能回家五六次。但徐铭辰毫无怨言,他说,在守岛老员工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奉献为本的老海岛精神。

  北隍城支行的95后员工葛川和柳雨涵,在同学朋友纷纷离岛到大城市打拼的时候,却选择逆行而上,回到了海岛,在点点渔火下,点亮了奋斗的灯牌。90后郑玉婷也是如此,让老人陪着3岁的孩子出岛上幼儿园,自己却选择留下来,因为她是农商银行人。

  每一位在海岛工作的员工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如果你有机会到长岛的北五岛,请你到海岛上的农商银行走一走,看一看,你会知道那阳光洒在海面上,闪闪发光的是老海岛精神,是那鲜艳的党旗红。

  黄渤海在长岛拉起了手,就像长岛农商银行人与渔民心连着心。海鸥欢快地在浪花上飞翔,风越大,它们的叫声越是欢快。坚守海岛的农商银行人就像这逆行的海鸥,奋力拼搏,与时代同频共振!(徐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