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农商事业 奉献青春力量——莘县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曹磊 |
【字体: 小 中 大】 2020年06月04日 点击:次 |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青青力量。我现任莘县农商银行董事长,今年37岁,2006年参加信用社工作,先后从事综合柜员、会计主管、部室经理、主任助理等,自2014年,历任联社副主任、市办事处业务科副科长、农商行行长。作为一名从基层一步步走出来的青年员工,是新老系统迭代发展的参与者、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见证者、当前更是农商行转型发展的践行者。 坚守定力,始终保持凝心聚力干事业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五四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体到我们农商事业上,就是聚焦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运用好农商平台踏实做好岗位工作,用工作实绩检验为民初心和农商发展使命。一是勤奋学习,增强以才立业的厚重底气。扛起重担,离不开有力的“铁肩膀”和善为的“真才干”,只有“酒足够香”,才不怕“巷子深”。现在依然记得我走出校门刚参加工作时手足无措的忐忑和焦虑,当时我暗下决心: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做到最好。我认为,干好工作,要俱备三个条件,一要付出充足的时间(只有足够的时间,干事业才能有保证),二要付出智慧和心血(只有付出智慧,干事业才能有办法),三要对岗位有感情(只有倾注感情,干事业才能取得新作为)。工作初始,虽然学历有优势,但工作技能、方法和本领有限,连厅堂保安也自感不如。因此,白天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向老员工虚心请教,晚上加班加点琢磨、研究。一年365天除春节外,成了守库室的“常客”,那时候互联网还没现在这么发达,只能以书籍为伴,以行为家,苦炼内功,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努力争取走在前列。二是敢于担当,铸就敢想敢干的锋芒锐气。青年员工是农信社最有闯劲、最有胆识、最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群体。但在干事业的道路上,不会总是一马平川,“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参加工作以来,我经历过客户的刁难与利诱,承受过委屈,历经过不如意时的失落与不甘,即使到了高管位置上也同样承受着一些外部部门给予的压力和干涉。但我坚信,只要坚定不移贯彻省联社决策部署,始终秉持“一心为公”,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那么就有干事业的底气和锐气。面对急事难事敢说“让我来”,面对矛盾风险敢说“看我的”,面对违规违纪敢说“不”。“人生总经沉浮,坚守必有厚报”。三是善于作为,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多岗位的工作历练使我明白“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说千道万不如实干”的道理。在任柜员时,和镇街上每家商铺都能成为朋友,现在还有联系。当主管时,每个村两委、储蓄大户都很熟悉。任高管时,每笔大额贷款都心中有数,每家不良贷款户都门清路熟。在市办事处业务科主持工作时,各家行社的业务状况都底数清晰。一路走来,历经过风雨,也迎过彩虹,始终坚持用脚步丈量初心,用行动践行农商使命。正是那段披星戴月、把困难当作磨刀石的时光,为我提升能力、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攻坚克难挑重担的信心和勇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18年12月份,组织任命我到莘县农商银行任董事长,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金纽带”春天行动,莘县是典型农业县,季节因素影响明显,历年来,一季度存款组织工作处于劣势,相当一部分干部员工形成了“一季度存款就该下”的惯性思维。面对这种所谓的“不可抗力”,面对干部员工对一季度存款组织工作的萎靡不振,我并未灰心丧气,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责任和压力,更是一个磨练意志、提高本领的好机会,越是到了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访谈209人次,拜访党政机关37处,召开各层级会议22次,总结、分析出资金组织“四大短板”,统一思想,确定了工作“双稳”总基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取系列针对性举措,不看数字盯市场,由抓数字向要客户转变,优化调整考核办法,启动高管包户营销、机关全员营销、网点阵地营销“三驾马车”,凝聚全员营销合力,把行动归脚到推动省联社党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上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季度实现存款新增10.4亿元,较同期多增4.86亿元;存量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新增市场占有率较同期提升14.29个百分点,3月份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92.76%,“一季度存款就该下”的固化思维得以扭转。全年实现存款新增32.57亿元,增幅19.49%,同比多增15.82亿元;存量市场占有率53.06%,新增市场占有率63.76%,分别较年初提升1.55和5.25个百分点。全员士气和信心在坚定中增强。 持之以恒,始终保持实干担当谋发展的胸怀和担当 习总书记在《加强基层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一文中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深知其中的道理,也坚信“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的价值理念,到莘县农商银行后,按照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上,采取“211”“985”模式逐村逐户把整村授信工作打造成长期利行工程,采取团办、链式营销、异业联盟等方式把行业、基础客户做实,持续推进厅堂“2211”营销工程,实施客户经理“2211”提质工程,不急功近利,不搞数字游戏,坚持“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大额贷款风险暴露压力,严格按照省联社风险化解思路和“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一笔一策、一问题一方法,绝不用新违规处理老问题产生新风险,彻底画句号。以“三项机制”改革为着力点激活新动能,出台19件人事用工薪酬改革办法,为干事创业者搭建平台。公开选拔中层干部后备人才库人员65人,淘汰中层干部15人,交流中层干部29人,中层梯队建设模式初成格局,人才引领发展效能开始显现;突出“贡献价值”导向,过程管控与目标考核并行,持续加强厅堂人员、客户经理、农金员三支营销队伍建设,缩减总行机关费用585万元向一线倾斜,“多劳多得”“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得到落地。经过这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公司治理、党建引领、事业部打造、零售转型、风险防控、科技支撑等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制度第一,领导第二”的合规文化、“用心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文化逐步形成,全行业务运行稳健,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人员信心和干劲空前高涨,正朝着省联社党委“123456”整体工作思路指引的方向大步前进。 今天,我作为青年干部代表与青年员工分享成长感悟,是组织对我前期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深悉肩上重担。今后,我将立足本职,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以“忍”的胸怀,“韧”的意志,“严”的作风,“实”的招数,自我加压,真抓实干,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用心血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赋予的青春华章,不辜负组织寄予的期望。最后用一句话与广大青年员工共勉:千锤百炼造就英才,心怀感恩行稳致远,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