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农商银行:构建“234”理论宣讲模式 激活高质量发展“乘数效应”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2月28日 点击:次 |
平原农商银行党委积极探索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在优化宣讲内容、壮大宣讲队伍、创新宣讲形式上持续用力,构建“234”宣讲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全行“宣”出特色、“讲”到深处、“落”到实处,推进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成效显著。 聚焦“两个方面”,统筹铸魂赋能。一是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始终把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宣讲的“纲”和“魂”,围绕党纪学习教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等重点内容定期开展宣传宣讲。二是聚焦农商生动实践。结合全省农商银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结合贯彻落实省联社社员大会精神,结合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结合宣讲员自身实际和身边人、身边事,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准加工”,让全行广大职工和服务群众坐得下、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将理论宣讲“供给侧”精准对接“需求侧”,利用《“大挎包”里的故事》等书籍和“大挎包”优良传统专题纪录片,讲好农商故事,传播农商声音,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建强“三支队伍”,夯实发展根基。一是领导干部带头讲,提升宣讲高度。党委班子成员围绕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丰富内涵、贯彻落实省联社社员大会精神等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主动到所在党支部、分管部室、党建联系点开展宣讲;制定“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大家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宣讲计划,开展一线调研45次,通过员工座谈、服务群众走访等形式,讲“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认识体会、分享学习中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感受和心得。党委班子成员开展宣讲8次,党支部书记和支委会成员结合支部党课开展宣传宣讲90余场,覆盖职工群众600余人。二是宣讲骨干示范讲,增强宣讲精度。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人才、青年宣讲员培育计划和“五老”宣讲员发挥作用,举办理论宣讲培训会2场;以赛促讲,开展“我在岗位上平凡的一天”青春故事汇、合规演讲比赛等活动2场,以赛选优,挖掘、培养10名优秀宣讲员进入宣讲队伍。三是先进模范走心讲,增加宣讲温度。召开“大挎包”优良传统先进事迹分享会,邀请“全省农商银行‘大挎包’优良传统优秀传承者”开展宣传宣讲,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积极传递榜样力量,为青年员工上好“入职第一课”。 打造“四类课堂”,贯通学用闭环。一是打造“理论课堂”。通过“第一议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夯实党员干部学习宣讲理论基础。2024年以来,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4次、各类学习班4次;各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党日活动340余场、集中学习640余次。二是打造“线上课堂”。开展理论云宣讲,推选优秀党支部书记、党员代表录制“我来讲党课”“发现榜样”宣传宣讲视频2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快问快答2期,在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展播,通过把课堂安在“云端”、讲在“线上”的形式,提升学习宣讲覆盖面;灵活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大课堂”等线上平台,实现全面学、重点学、及时学相结合。三是打造“沉浸课堂”。充分发挥周边市区资源优势,组织干部职工赴焦裕禄纪念馆、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清风宁津”家风养廉教育基地,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等现场宣讲活动4场;组织团员青年和党外知识分子在县“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公园开展青年宣讲活动2场,广泛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四是打造“实践课堂”。坚持“人民至上”,将基层宣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依托“道德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建功立业活动、多彩文体活动”四类载体,23支金融服务队面向社区、企业、学校等280余家党建共建单位,深入基层一线、共建伙伴、广大客户中,常态化开展普惠金融宣讲、反诈知识宣传、业务服务推介等活动300余场,干部职工服务群众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经营指标稳中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5年1月末,各项存款较年初增长4.43亿元、增幅2.98%;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长3.09亿元、增幅4.4%。(张磊 耿贤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