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张延庆:践行“大挎包”优良传统 做一名合格的客户经理
 【字体: 】 2024年05月17日 点击:

高青农商银行黑里寨支行客户经理张延庆

    张延庆,来自高青农商银行黑里寨支行,2014年从部队转业之后参加了农信社工作,先后从事支行综合柜员、客户经理等工作岗位。

    部队服役期间曾多次荣获三等功,在高青农商银行工作期间,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20年被省联社评为网点转型与文明服务金牌示范岗,2021年被评为全省农商银行优秀共产党员、农信新时代“大挎包”优良传统传承人。

    从退伍老兵到客户经理,从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到“大挎包”优良传统“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勤俭敬业,公私分明”的精神内涵,军队的生活磨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而李金玉、程珍等农信老前辈的事迹感染他、教导他,让他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为转业后的他树立了新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做一名“大挎包”优良传统的传承者。

    “大挎包”优良传统,就是把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扎实做事,用刻苦书写服务客户的初心。2017年张延庆担任客户经理时,正赶上全行统一组织的整村授信工作,支行行长每天带着他对接村委逐户走访,建立行业台账,画好网格地图。国庆节他也没有休息,趁着村里忙着收秋时多走访几户,了解不同时节农区市场的需求。那时,他刚走上客户经理岗位,为快速适应角色,更好地服务辖区百姓,他坚持不懂就问,看到从事养殖业的老乡,就问他们养殖的猪、牛、羊等牲畜的产地、饲养过程、销售渠道;遇到收粮食的老乡,就跟他们聊今年的农作物种植、收成情况。看他问得虚心、真诚,朴实的老乡们也愿意和他聊天,渐渐地他和老乡们有了共同语言,也成了各个行业的“专家”。

    脚踏实地,用执着描绘业务增长的蓝图。临近年底是外出打工的老百姓集中返乡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黑里寨支行通过驻村驻点,高频次开展金融夜校、大集宣传和入户走访等。去年年前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张延庆与其他三名客户经理一同走遍了黑里寨大大小小100个自然村,宣传产品和服务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客户王先生是附近最大的黄牛养殖户,养殖黄牛近500头,几家银行都把他作为重要的潜在客户,先后多次上门营销贷款产品。为了争取到这个客户,他开车到张店往返150公里,等了近两个小时找到客户签字,当天晚上整理完全部资料,第二天就审批通过,高效率工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大挎包”优良传统,就是将驻村驻点扎根到信贷需求的一线,帮助客户解难题——

    日积月累,用实心构建行业客群的根基。在驻村过程中他主要做三项工作。一是按客群分类进行批量营销,这样做通过对比能够快速识别客户的经营情况。二是对着台账联系在外客群。高青县是一个农业县,年轻人在外打工和做生意的比较多,在外客群是农商银行贷款拓展的主要渠道之一,今年一季度他办理的贷款中在外客户占到44.7%。三是走访村委和人员聚集的地方。平时走村入户时,他拿着两个袋子,一个袋子装授信资料,一个装着各种小礼物。进门时先送老乡一袋盐,家里有小孩的递上棒棒糖。在农村,大家吃完晚饭后喜欢在小广场聚集,这个时候老百姓心情最放松,介绍什么业务也都愿意听。

    真心实意,用诚心换取客户的信赖。张延庆在驻村工作中有一个“绝招”——帮老百姓干活。每次驻村时,他都开着车围着村转一圈,看看谁家在干活。年后的一段时间,老百姓卖玉米的比较多,有空的邻居们也都来互相帮忙。他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停下车主动去干活,边干活边和老百姓拉拉家常,干完活后顺便发发名片,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存贷款需求时也会第一个想到他。3月初,其他银行机构去他辖内养殖小区营销贷款业务,这个养殖小区共有8个养牛大户,他每次去走访客户时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拿起铁锹就干活,因此,客户办业务哪儿也不去,就认准了农商银行,认准了他。

    雪中送炭,用专业培植业务发展的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肉牛价格出现了下滑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行总部及时研究,指导营业网点实施差异化的营销方案。一是针对部分贷款金额小的客户在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大胆发放。春节前,一名姓马的客户找到他想申请一笔30万元的养牛贷款,通过现场考察,他得知客户2023年养牛亏损了几万元,存在一定风险。但是马先生的女儿很优秀,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在荣耀集团工作,当时正在太原出差。张延庆向支行长汇报后当天就买上火车票到太原找到马先生的女儿了解情况,综合考虑风险后,为客户办理了贷款业务。截至今年3月末,马先生卖完牛之后结清了贷款,没有出现风险。二是针对大额贷款重新进行考察,并按照审慎的授信标准转化为鲁农担贷款,通过一系列工作来保障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养殖行业行情波动大,张延庆深深地体会到“驻村”就是“驻心”,越是在老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越要跟他们站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

    “大挎包”优良传统,就是将服务初心贯彻到工作的每一天,服务到老百姓心窝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走街串户的过程中张延庆接触到了各行各业朴实的老百姓,他慢慢体会到,无论做什么工作,人品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高青县是一个农业县,外出打工的非常多,大部分是空心村,留守在家的老人有时候非常孤单。走在村里碰到这些老人时,帮他们打扫打扫卫生,干点活,张延庆心里面就感觉客户经理这个岗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他们就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每年5月底6月初是高青黑里寨官庄村大棚西瓜的成熟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轮流下村帮老百姓收西瓜,一般2-3个人一组,早上5点前就赶在拉西瓜的车来之前到达村里,一个人在地磅旁帮老百姓算账,一个人去西瓜大棚里帮着干活。大棚里又闷又热,夏天最高温度能到40多度,进去就像蒸桑拿一样,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官庄村不是张延庆服务管辖村,他没发过一张名片,但大部分村民都知道他的名字。

    “大挎包”优良传统,就是将传承血脉深植在一代代农商银行人的骨子里,让挎包永续传承——

    张延庆没上过大学,农信就是他的大学。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他对自己特别没有信心,每天就是打扫卫生、订传票,打打下手。他身边的同事们都非常友好,手把手地教他怎么办理业务,怎么跟客户说话,怎么搞好服务。参加工作快10年了,会计主管和支行行长的鼓励、批评、叮嘱他都记在心里,像呵护小树苗一样把他培养成一棵大树,现在他也能为别人遮风避雨,独当一面。

    薪火传承,将挎包根植到每个农信人的信念中。2020年,黑里寨支行被总部授牌成为第一批带教辅导基地,张延庆有幸被选为客户经理导师,这个角色让他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在做好个人营销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了孵化实习客户经理的任务,从传授专业知识,到整理客户资料,再到客户营销方法,都是倾囊相授。从事客户经理导师以来,他共孵化了7名客户经理,看着新孵化的客户经理在自己的岗位上小有成就,他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就像省联社“践行发展‘大挎包’优良传统先进代表”、原黑里寨信用社主任毕作桐老前辈说的一句话:“大挎包”是的传家宝,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一脉相承,向老一辈“大挎包”践行者致敬。每逢节假日,张延庆喜欢去退休的老同事家里坐坐,听他们讲讲过去大挎包的故事。他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老前辈用“大挎包”挎出来的,用“铁脚板”走出来的,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本。驻村跟老人聊天时聊的最多的也是“客户跟信用社谁谁是好朋友,是老弟兄们了”等一些日常琐事。到现在还有很多客户问张延庆老成去哪了,老韩调到哪了,老纪去哪了。他也希望有一天在他调离工作岗位时,仍然有这么多老百姓能想着他,记着他。

    “大挎包”优良传统需要一代代农信人不断努力。张延庆将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脚踏实地,继续用脚步丈量服务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走访每一户村民,将服务带到千家万户,带到田间地头,驻到百姓心中。在新时代,继续发挥党员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做好驻村驻点、行业客户营销、重点客群营销等基础工作,为农商银行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