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郓城农商银行:“五大家园”激活发展动力
 【字体: 】 2023年02月17日 点击:

  郓城农商银行党委以党建为统领,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和弘扬农信“大挎包”优良传统,贯彻落实全省农商银行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造精神、学习、工作、生活、廉洁“五大家园”,让“舒心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根植在全体员工心中,成为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截至2022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394.45亿元,较年初增加40.7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5.60亿元,较年初增加19.80亿元,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4983户,实体贷款占比84.70%,各项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做实思想教育,打造精神家园。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信仰之基。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并通过交流研讨、现场教育等形式,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持续汲取精神力量。党支部书记切实履职,第一时间传达解读、第一时间解决员工心中疑惑、第一时间带领员工贯彻执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二是继承和弘扬“大挎包”优良传统,补足思想之钙。各支部全面学习《“大挎包”里的故事》典型事迹,总行每月挖掘践行“大挎包”优良传统的典型人物,成为全员对照赶超的标杆,使“大挎包”优良传统成为全行员工克服困难、战胜险阻、创造佳绩的精神食粮。三是深耕企业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以党建为统领”的核心价值观和以“把基础工作做到极致就是创新”等25种工作理念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印制成册,通过宣讲、测试等活动,将企业文化入人心,成为全行统一思想、步伐一致的行为准则,增强了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力求知行合一,打造学习家园。一是建立学习机制。党支部固定每周四集中学习,做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三明确”,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把握,不断提升学习质效。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建立“四维六力九群”业绩倍增体系,制定旺季营销产能来源规划表,编制《营销活动54案》《厅堂网格化营销手册》;组织外拓厅堂培训,组织内训师开展培训,提高柜员、客户经理厅堂话术水平、营销技巧。2022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30次,技术比赛9次,业务知识测试18次,全方位提升员工综合能力。三是创新学习形式。线下组建内部讲师队伍、编制应知应会知识手册、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线上利用网络学院等平台,做好理论知识学习和测试。鼓励员工自学考取各项证书,健全完善员工成长档案系统,综合记录员工的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及考核成绩。

  将岗位变舞台,打造工作家园。一是出台13种岗位业绩考核办法,确保有岗有责有考核,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上线绩效考评系统,实现员工基础工资、存贷款业务量工资精准计算。二是制定拼搏奋进者实施方案,按照员工岗位,划分16个层次,分别提供A、B、C类回报套餐,将员工的月度奖金、体检标准、休假天数等拉开差距。截至目前,仅非信贷营销人员营销贷款超过7.6亿元,每月利息收入达500万元,总行机关揽存13.6亿元,形成全员拼搏奋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制定《郓城农商银行“三鹰”人才实施方案》,建立成长档案,从工作经历、工作业绩等方面全方位记录员工的发展轨迹。建立新员工孵化基地,制定导师制度,让新员工及新轮岗员工自选导师,集中培养学习。至目前,共选拔导师42人,采取“一对一”“一带二”的方式带教辅导学员154人。

  倾情凝聚人心,打造生活家园。一是推进温馨家园建设。为每家乡镇支行升级厨房、餐厅、员工宿舍,建立完善文体活动室、学习阅览室。建立“爱心妈妈小屋”,各类配套设施等一应俱全,妥善解决女员工在生理卫生、哺乳方面的困难。二是加强关心关爱力度。连续5年组织全行员工在省级重点医院进行健康查体,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彻底解决员工看大病负担重的问题。积极组织各类慰问活动,在员工生日当天送上蛋糕和祝福等,2022年以来,慰问婚丧病育等特殊员工超过140人次,发放员工生日蛋糕751次。三是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先后组织义务植树活动、青年座谈会、演讲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成立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市、为孤寡老人送去爱心等志愿者活动。成立12 个兴趣协会,组织开展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书画展等各类活动9次,倡导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风尚。

  弘扬清风正气,打造廉洁家园。一是两项监督持续发力。各支部书记经常性开展提醒谈话,以党支部“周周学”为载体,党员相互提出监督意见。创新研发行为评价系统,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考核,列出10条红线、30条标准,将思想、行为等无形的指标量化与工资挂钩,真正将评价结果运用到考核中。二是作风和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巡查制度,重点巡查党性不强、政治思想弱化、贯彻省联社党委决策部署不到位等问题。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重点整治15种违规违纪行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外围摸排、座谈交流等方式,切实把风险点排查出来,逐人逐项研究制定帮扶措施,确保问题解决。三是责任追究保持从严态势。坚持“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原则,印发行为管理和责任追究、问责办法,对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形成强大震慑,狠刹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