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弘扬“大挎包”优良传统系列报道(112)| 让“大挎包”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鞠传医
 【字体: 】 2023年01月19日 点击:

  --记高唐农商银行固河支行行长  鞠传医

  为农而生、因农而兴、初心使命、矢志不渝,这是农商人的理想信念。

  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这是农商人的实干担当。

  身背挎包、走乡串户、精准对接、热心服务,使出浑身解数帮助老百姓,一代又一代的农商人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奋进的实干担当,炼成了农信的精髓——“大挎包”优良传统。

  在高唐农商银行,就有一位年轻的支行行长,他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成为一名新时代“大挎包”优良传统的优秀践行者,他就是高唐农商银行固河支行行长鞠传医。

  退伍兵读懂“大挎包”优良传统

  鞠传医今年36岁,2003年12月应征入伍,在浙江军分区某部队服役两年。“当兵两年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新兵连第一周我们主要学习部队的规章制度和部队严格纪律,学习打扫卫生、叠衣服、叠被子,培养了我们的耐性和意志力。每次吃饭之前我们统一唱红歌,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心中爱党爱国的种子。”鞠传医微微地露着笑脸,分享他对当兵的认识。

  2006年,退役后的鞠传医成为一名农信人。初来乍到,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鞠传医起初有些不知所措。在一堆堆练功券和小小的数字键盘面前,鞠传医的手变得迟钝起来。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练功钞和厚厚的教材,鞠传医的心里敲起了退堂鼓。

  面对困难,鞠传医并没有退缩。因为当过兵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鞠传医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慢慢地,他从身边的老同事嘴里,知道了农信最宝贵的精神“大挎包”优良传统——以前,条件艰苦,住宿条件差,夏天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冬天雪花飘进了被窝,有时会被冻醒。然而,老一辈的农信人没有向困难低头,背着一只军绿色的大挎包,走村串户,奔波在田间地头,客户在哪里,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就这样,一代代的农信人立足农村,服务百姓,和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亲密的鱼水关系,逐渐成长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鞠传医心想,作为一名受过部队淬炼的退役军人,面对小小的困难更不能畏首畏尾。恍然间,鞠传医懂了:“大挎包”优良传统就是老一代农信人数十年如一日“身背大挎包,手拿算盘”,用双脚丈量山河土地,走遍千家万户践行普惠金融的理念。

  鞠传医的心变得刚毅踏实,在基层一线各个岗位上摸爬滚打。2018年,鞠传医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已经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农商行人。

  全身心践行“大挎包”优良传统

  邻居银行,融入城乡。

  高唐江山实验学校是该县2020年重点项目,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九年一贯制现代化民办公助学校。学校2019年初开工,计划当年7月底交付使用,学校建设进度快,资金运转频繁。建校期间,有笔400万的资金急需从江苏跨行转至高唐,但因金额过大等原因,划转遇到了难题,当时担任人和支行行长的鞠传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该校钟校长对接,并明确表示如果学校有需要,只要能帮上忙,保证随叫随到。鞠传医立说立行,特事特办,很快帮助学校解决了难题,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让钟校长竖起了大拇指,他说:“我们将在学费收付、资金流转、教师工资以及其他业务方面与农商银行开展全面合作。我相信,有不一样的农商行,我们也一定会给出不一样的‘江山’,农商银行真是名副其实的‘邻居银行’。”

  同样,济南西智创园是2020年固河镇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担任固河支行行长的鞠传医通过对接政府及时了解产业园生产经营情况,结合“四张清单”走访,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困难。截至目前,已为园区企业成功授信一户200万元。

  以身作则传播“大挎包”优良传统

  农金员作为联系农商银行与客户的纽带,在各项业务的开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河支行的农金员华守泉有一次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一位客户到华守泉的农金点取款后,回到家中感觉短款1000元。1000元钱虽然不算多,但对于从事了多半辈子农金员工作的华守泉来说,比钱更重要的是村民对自己的信任,钱款都是数了好几遍才交给客户,多年来也从未出现这种情况。慌忙中,他赶紧联系了鞠传医,恰巧鞠传医因为头上囊肿刚做了手术,医生要求不能见风,还要多休息。但鞠传医从农金员的话中感受到了焦急,他来不及多想,同时为了缩小影响范围,鞠传医自己简单在头上戴了个帽子就赶去了华守泉家中,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赶紧调取监控查看,没想到监控也无法连接网络,无法使用,安装人员的联系方式也找不到。鞠传医从监控厂家、经销商等各个环节人员入手,三个小时后,终于将监控修好。经调取监控,华守泉将5000元钱交给客户的画面清晰可见,两个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了。“鞠行长人虽然年轻,干工作从不马虎,认真负责,说到做到,为客户着想,也为我们农金员着想,是一名好的带头人。”华守泉朴素的话语里饱含着对这位年轻行长的认可与赞赏。

  在新时代创新“大挎包”优良传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农信人的“大挎包”优良传统一直在延续,从老一辈人的挎包、算盘等老物件,到今天红马甲、移动柜员机、智慧营销系统,服务形式的变更只能带来更加便捷、全面的业务体验,不能阻断挎包精神的传承,作为一名从事农信工作15年的员工,鞠传医在用行动践行“大挎包”优良传统的同时,更赋予了“大挎包”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

  2021年4月初任职固河支行行长以来,鞠传医积极对接镇政府,充分利用政府开大会的机会,为全镇各级干部开展金融政策宣讲,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迈好金融下乡的第一步。同时,他致力把服务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依托辖区58名农金员和46台农金通,为全镇36000余人提供贴心金融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交电费等业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并组织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定期进村开展金融服务,让客户经理多跑路、客户少跑路,将农商银行打造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良心银行、贴心银行、邻居银行。

  鞠传医紧跟政策,借助“四张清单”对接营销,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获取辖内行政村、小微企业等清单,通过划分、认领包片村庄,积极走访村内经营户,同时加入了50多个村庄微信群,为群内老百姓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等,极大地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客户遇到问题当天就能解决。

  作为一名80后的行长,鞠传医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农商银行服务平台拓展合作客户,目前已与辖内食品厂、旅行社、珠宝店等多家商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在金融下乡、金融夜校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拓展辖区业务,既拓展了公户、存款等业务,又为辖区老百姓带来更多便利和福利。

  抓实党建引领“大挎包”优良传统

  党建引领,践行挎包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鞠传医勇担支部书记重任,拓展工作新思路,以党建共建促进业务发展。

  人和支行党支部有9名党员,鞠传医坚持“服务乡村、服务发展、服务员工”的工作原则,以“金纽带”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支行建成辖内客户首选的业务办理处,全力助推支行经营效益和内部管理再上新台阶。

  品牌党支部建设中,他深入推进“四好”党员建设和“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以队伍素质提升促进形象提升,健全完善支行考勤、业务拓展、营销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抓好各项规定和制度的落实。同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以党性体检、讲党课、诵读会、党员大会、观看教育片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在参观学习中接受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凝聚思想合力。他积极推广“支部党员+农金员”整村授信示范点建设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农区,与各村农金员一道,逐村逐户了解情况,为村民带去各项金融便利,提高农商银行在辖区内的影响力。

  转任固河支行行长之后,为充分发挥固河支行金融优势,推动辖区产业升级、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鞠传医带领固河支行党支部积极与辖区乡村党支部对接,重点围绕“八个一”(即一实事、一助力、一党课、一座谈、一普及、一志愿、一学习、一慰问)开展党建共建,密切与辖内村委的联系,拉近双方距离,促进各项业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鞠传医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心,爱学习、勤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强化自身能力,将“大挎包”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力践行老一辈“大挎包”优良传统,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树立起良好的金融服务形象。

  采写人员:宋洪雷 于延飞 单位:高唐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