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菏泽审计中心:打好“防非”组合拳,守护百姓“钱袋子” |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10月24日 点击:0次 |
|
为贯彻落实省委金融办、山东金融监管局及省联社“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相关工作部署,菏泽审计中心始终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工作置于战略高度,建立健全“防非”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在充分发挥全市农商银行营业网点防范非法金融宣传站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打好“聚焦重点人群、创新宣传方式、拓宽普及范围、找准关键人员”四位一体的组合拳,构筑金融安全“防火墙”,切实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以实际行动守护百姓的“钱袋子”。 聚焦重点人群,提升工作质效 老年群体获取信息渠道单一,青年学生心思单纯,这两类群体对各种非法金融活动了解不多,极容易上当受骗。成武农商银行对不同群体金融需求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在宣传工作中聚焦重点人群,注重精准滴灌,开展差异化营销。针对老年人群体,重点讲解养老骗局、高息理财陷阱,强调“保本高效益”的欺诈性。针对青年学生群体,着重普及校园贷、网络赌博的危害,引导树立理性消费观。通过差异化的宣传服务,进一步提高宣传内容与受众需求的匹配度,切实提升宣传工作成效。 结合异业联盟,创新宣传方式 菏泽农商银行突破传统宣传方式,结合“金融+”异业联盟的合作方式,将“走出厅堂,链接生活”的理念融入到“防非”宣传工作,把宣传的阵地拓展至社区、超市、便民服务点等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场景,构建起“多点覆盖、分工协作”的宣传网络。通过异业联盟整合多方力量,让宣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摆摊宣讲”,而是融入居民购物、就医、生活的多个场景。一张张醒目的宣传海报,一份份实用的防诈折页,让居民在购物、缴费的间隙轻松获取最新的金融防诈知识,实现“随处可见、随时可学”。把防范非法金融宣传融入日常服务,真正让“风险防范意识”扎根居民心中,用本土金融机构的责任与担当,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 开办“金融夜校”,拓宽普及范围 当夜幕降临,郓城农商银行的“金融夜校”在社区广场准时“开课”,利用晚间居民空闲时间,摒弃枯燥的条文,用最朴实的乡音,讲案例、演小品、做问答,将复杂的金融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易懂的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系统传授防诈反骗知识。“金融夜校”如同一盏明灯,照亮防范非法金融的盲区,让金融安全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找准关键人员,守护社区安全 鄄城农商银行精准识别到社区工作者是守护居民安全的“前沿哨兵”,在基层治理和联系群众中发挥关键作用,便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鄄城县2025年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为“社区守门人”量身打造多场防诈知识专题讲座,通过解析真实案例、揭秘最新骗术,详细讲解常见的诈骗方法、识别技巧和应对策略,将金融防诈的坚实盾牌交付给奋战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为社区工作者充上“金融电”,练就“火眼金睛”。 菏泽审计中心组织辖内农商银行扎实开展“百日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公众对防范非法金融的意识,更拉近了农商银行与百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点亮了全市农商银行“百姓银行”的品牌形象,更为地方营造了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