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寿光农商银行:金融支持护“三秋”
 【字体: 】 2025年10月24日 点击:0

  金秋时节,本是田畴铺金、五谷归仓的喜悦时刻,然而华北黄淮地区连续阴雨天气却给“三秋”生产按下了“暂停键”。

  面对农户们的焦急与期盼,寿光农商银行主动扛起“服务三农”的使命担当,以“早部署抢农时、精对接纾民忧、优服务强保障”的务实举措,为秋粮抢收、烘干、储存注入金融“活水”,成为农户口中“最靠谱的靠山”。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37.24亿元,较年初增长10.21亿元。

  急农户所急,帮种植户配齐“抢收装备库”

  营里镇种粮大户吴振宝,今年在营里镇及青岛平度、即墨等地种下了5000多亩玉米。本盼着秋收能有个好收成,可持续的降雨却让他犯了难:田间积水成洼、泥泞不堪,常规收割机一进地就陷在里面动弹不得;玉米果穗紧贴着湿土,霉变、发芽的风险一天比一天高。

  “再耽误几天,这五千多亩玉米就要全毁了!”吴振宝站在雨幕里,看着地里的庄稼,愁得满嘴燎泡,“计划买烘干机、履带式收割机,还要付土地承包费,哪一样都得花钱,本来就紧张的资金链,现在彻底绷不住了。”

  就在吴振宝蹲在田埂上一筹莫展时,寿光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顶着风雨找到了他。“越是天气不好,农户越需要帮忙,我们必须到田间地头摸清真实需求。”客户经理听说吴振宝的困境后,当天就跟着他走遍了营里镇的各个地块,一边核实种植面积,一边仔细询问资金缺口。考虑到吴振宝经营规模大、资金需求急的情况,客户经理推荐了“鲁担惠农贷”。

  为了抢农时,寿光农商银行立即启动快速审批通道,各部门高效联动,从资料收集、审核评估到最终放款,仅用3天时间就将200万元贷款打到了吴振宝的账户上。拿到资金的吴振宝,第一时间联系厂家调来了3台履带式收割机,又加急推进烘干塔建设。看着农机在泥泞田里“突突”地穿梭收割,烘干塔的钢架一天比一天高,吴振宝终于松了口气,眼眶泛红:“农商银行这钱来得太及时了,要是再晚几天,我这一年的辛苦真就打水漂了!”

  解资金难题,让新农人握稳“变现定心丸”

  同样被资金难题困扰的,还有王琴,她身兼数职。今年她种植了1450亩玉米,还计划在秋收旺季收购周边农户的粮食,帮乡亲们把粮食变现。

  可雇收割机、工人工资、租仓储场地的开支,再加上前期因烘干设备故障导致几百吨玉米发霉变质、损失十几万元的打击,让她陷入“丰收却愁钱”的困境。“再好的收成,也怕资金‘卡脖子’啊!”王琴无奈地说。

  客户经理在灾情摸排中得知王琴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玉米霉变等情况,详细讲解了农商银行新推出的“同心共济贷”,不仅利率低,还无需复杂抵押手续,从提交材料到100万元贷款到账,仅用了3个工作日。“这次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材料线上传,钱到账时我还在地里看玉米,太方便了!”如今,王琴已雇好收割机、备好仓储场地,就等着玉米成熟开镰,脸上满是轻松。

  全链条护航,助合作社跑赢“霉变阻击战”

  “三秋”生产是“收、烘、储、播”的全链条活,资金需求更是跟着农时走。寿光农商银行不只是在农户“急得跳脚”时搭把手,更围绕全链条需求,通过优化产品、降低成本、延伸服务,让农户在每个关键节点都“有钱干事、省心办事”。

  寿光淼汇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佃辉,对这份“贴心”深有体会,回忆起往事说道,“几年前我刚想办家庭农场时,就卡在了钱上。高额的土地流转费、播种设备采购费等等,手里的积蓄根本不够。那时候真是愁,看着好地却不敢动。”客户经理在“普惠金融大走访”中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核查,结合其土地流转规模和种植规划,300万元贷款无需抵押且审批高效,短时间内就完成放款。有了资金加持,张佃辉顺利承包央子村1500余亩土地,购置收割机、播种机等基础设备,农场逐步走上正轨。

  今年秋收遇阴雨,周边农户看着玉米要霉变,急得直跺脚。张佃辉想起自己当初的难处,主动调来了履带式收割机、运输车和烘干设备,组织农机队帮乡亲们抢收。“没有农商银行当初的支持,我连自己的农场都办不起来,现在能帮乡亲们一把,心里也踏实。”看着烘干后颗粒饱满的玉米,张佃辉感慨地说。

  为了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金融实惠,寿光农商银行针对“三秋”生产推出了一系列优化服务:在产品端,除了“鲁担惠农贷”,还专门推出“粮食丰收贷”“同心共济贷”,重点支持粮食种植、收储、加工等相关经营主体;在成本端,阶段性实施“利率+费率”双重优惠政策,适当下调担保费率,切实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在服务端,安排专人对接需求,携带移动展业设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为农户办理贷款申请、银行卡激活、手机银行开通等业务,真正实现让农户“少跑腿、快拿钱”。(郑国卫 黄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