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丰收礼赞·农商同行|德州农商银行:瓜果飘香绘“丰”景
 【字体: 】 2025年09月30日 点击:0

  金秋九月,走进德州广袤乡村,蜜桃映红、无花果飘香、葡萄晶莹,一派丰收景象。硕果累累的背后,凝聚着德州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初心,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金融力量。

  “水蜜桃”映红“致富路”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伯虎的诗句,如今在黄河涯镇成为现实写照。万亩桃园里,饱满多汁的蜜桃挂满枝头,果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河涯蜜桃有30余年的种植历史,其汁水丰富、清脆香甜的口感,在各地拥有着不少“桃粉丝”。在当地果农中,王涛已有10余年种桃经验。随着种植规模日益扩大,他打算培育永莲蜜、裂桃等优质品种。“现在大家的口味越来越讲究了,得有更好的品种才行!”正当他担心资金周转不足时,德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一笔20万元“码上贷”迅速到位,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期间,黄河涯支行的党员会来村里,主动为我们提供金融服务。”前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指着桌子上的共建协议书说。今年以来,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建立起“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产业联兴”的合作机制。通过共建活动,该行积极融入“桃花节”“采摘节”“丰收节”等特色活动,通过“社保服务进社区”“周边一公里走访”等,依托“码上贷”“慧德快贷”“乡村好青年贷”“鲁担惠农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全力满足农户需求,实现金融服务与特色产业同频共振。

  该行依托网格化服务体系,聚焦蜜桃、西瓜、甜瓜等特色农产品,创新打造“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走访问需、整村授信、上门服务等模式,有效破解果农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发放专项贷款18.65亿元,为当地特色瓜果产业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提供金融保障。

  “无花果”成就“产业梦”

  走进抬头寺镇的无花果园,阵阵果香扑鼻而来。在这片约100余亩的果园里,于聪正忙着摘芽、疏叶、除枝。“我们种的无花果都是纯天然的,果大味甜,吃过的都说好,相比其他水果,无花果采摘周期长,可以从7月持续到10月底。”于大哥笑着向客户经理介绍说。

  于聪从事无花果种植多年,为了让更多外地人品尝到无花果,打通无花果新销路,于聪打算建一个新的加工厂,推动无花果朝深加工方向发展。“建设无花果加工厂,需要请人工、添置相关设备、交土地租赁费用等等,资金需求非常大。”对于聪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就在于聪为资金发愁之际,德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综合金融服务活动中了解到其需求后,主动上门服务,在考察无花果的市场潜力和于大哥的经营能力后,第一时间为其发放了100万元“乡村好青年贷”,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该行依托“政银携手共进 助推乡村振兴”综合金融服务活动,先后与赵虎、二屯等5家党委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实行“一产一策”“一乡一品”服务模式,对接40个村庄开展整村授信,为750余户种养殖户提供信贷支持2.74亿元,全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绿藤蔓”结出“致富果”

  金秋时节,在宋奇屯村内的葡萄园里,香气四溢,园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刘庆民的葡萄种植之路始于2010年,凭借敏锐的市场眼光,他选择种植巨峰和玫瑰香这两个备受青睐的葡萄品种。巨峰葡萄果肉脆嫩多汁、香甜可口,玫瑰香葡萄色泽诱人、风味独特,优良的品质和绝佳的口感,让它们在市场上拥有广阔的销路。

  今年以来,刘大哥萌生了扩大种植园的念头。然而,葡萄种植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土地流转、优质苗木采购、灌溉设备安装等,资金短缺成为横在他面前的一道难关。关键时刻,德州农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及时为其提供了1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

  如今,种植园内一串串晶莹剔透、颗粒饱满的葡萄缀满枝头,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今年收成特别好,自7月初开园以来,已卖出500多斤了,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谈及产业前景,刘庆民信心满满。

  该行始终坚守主责主业,成立34支“红马甲服务队”,充分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依托“整村授信”和“驻村办公”活动,持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清单式”走访对接,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升级。截至目前,已发放涉农贷款5883户38.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