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济南农商银行:暖心服务助绘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字体: 】 2025年08月15日 点击:0

  近年来,济南农商银行通过政银企协同、特色产品创新、民生项目跟进,以“精准滴灌”金融服务,把资金送到乡村全面振兴最需要的地方,让金融活水真正浸润乡村沃土,为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金融添料,锦鲤游出“致富路”

  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双泉庄拥有300亩锦鲤养殖试验园区,是当地有名的“锦鲤之乡”。园区内标准化生化繁育池、户外现代化养殖发花池有序排布,技术员每日定时记录水温、水质数据,保障年繁育锦鲤过亿尾、高品质种苗超百万尾的稳定产出。

  去年10月份,第四届中国名优锦鲤大赛在此举办,200多家参赛单位的1800尾锦鲤同台竞技,双泉庄养殖基地培育的锦鲤包揽全场冠亚军,村庄也被授予“中国名优锦鲤大赛永久举办地”。

  “能把赛事办得这么有影响力,离不开农商银行的‘及时雨’。”基地负责人笑着说。今年,基地瞅准市场趋势计划进一步优化锦鲤种群,引入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可资金不足成了难题。济南农商银行金融专员驻村走访时了解到基地的需求,结合锦鲤“春繁、夏育、秋销”的周期特点,量身定制授信方案,将300万元贷款顺利发放到账,让优质种苗如期进场,带动了订单量增长。

  济南农商银行积极构建“政银联动”服务网络,通过对接市委组织部派驻乡村振兴金融专员、联动农业农村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断细化落实服务事项。今年以来,已联合召开40场政银企对接会,建立起产业需求台账,同时依托“政银助微贷”“鲁担惠农贷”等专属产品,按不同村居、产业的特点和周期,提供特色化、序时化支持,“一户一策”解决涉农企业需求。目前已投放“政银助微贷”“鲁担惠农贷”等产品金额25亿元,带动4400余户农户增收。

  金融赋能,老工艺酿出“新滋味”

  在天桥区药山街道的食品加工车间里,传统卤制工艺的香气弥漫整个厂房。凭借“传统工艺+现代标准”的特色技术,企业产品不仅走进百姓餐桌,更入选“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好物严选”特色产品名录。

  随着订单量激增,原有厂房和设备跟不上产能,新建智能化车间、采购无菌生产线都需要大笔资金,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压力。“扩建厂房那阵子,真是愁坏了!”企业负责人回忆道。通过农业农村局推荐,他联系到了济南农商银行。

  该行客户经理当天上门走访,详细核实生产流程、订单合同和资金需求后,依托“需求收集—方案定制—进度反馈”闭环机制,快速匹配“政银助微贷”产品,在3个工作日内将150万元贷款发放到账。资金到位后,新车间顺利投产,产能预计提升40%。

  为让更多老工艺焕发新生机,济南农商银行打出“机制创新+精准扶持”组合拳:一方面深度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针对涉农企业融资、结算难题定制特色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与街道建立定期联动机制,通过“金融+政务”融合路径,推动政银企协同从“单点服务”升级为“生态共建”。同时专项开展农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扶持行动,精准支持南山核桃园村核桃深加工基地建设、遥墙金耳菌种植场恒温养殖箱铺设等项目,累计为600余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5.5亿元。此外,金融专员带领直播团队依托智e购平台开展助农直播,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5000余斤,助农增收近80万元。

  金融托举,旧村蝶变“幸福家”

  天桥区田庄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塔吊运转不停,多栋居民楼主体结构已封顶。“这是片区首个‘居住+商业’综合体,建成后有幼儿园、超市,日子肯定越过越美!”社区居民李大姐看着施工进度,难掩期待。

  该项目涉及470余户村民安置,建成后将形成“居住+商业”良性生态,激活周边消费经济。项目推进中,工程款、材料款的及时拨付是保障施工进度的关键。济南农商银行了解项目需求后,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接项目指挥部,精准衔接资金保障需求。根据项目建设的周期,迅速制定贷款服务方案,并指派骨干客户经理专人负责、上门服务,最大限度提高办贷效率。

  “从对接需求到审批放款,全程‘加速度’!”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农商银行开辟绿色通道,仅用短短几天就完成授信审批,首笔贷款于7月底顺利发放。有了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聚焦民生工程,济南农商银行建立“快速响应、精准审批、全程跟踪”服务模式,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截至目前,已支持城中村改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十余个,投放贷款超20亿元。同时该行在辖内全部农区街道布设“银农直联”系统,实现各类款项批量下发、实时到账,有效减轻各级财政部门及村两委的工作负担,目前该系统年均为辖内村民发放各类补贴款项超30万笔、50亿元,让村民的“幸福清单”逐步变成现实。(李铭 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