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农商银行:培育地标农产品带动百姓致富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8月07日 点击:0次 |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七方面19条举措,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金融助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齐鲁样板责无旁贷,全省农商银行作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聚焦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紧扣特色农产品种养,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将更多金融资源加速流入“三农”领域,为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打造乡村全面振兴齐鲁样板注入农商银行金融动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枣庄农商银行,看他们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故事。 “这皱皮辣椒,皮薄肉鲜,属全国独特优质辣椒品种及烹调食材,于2020年通过相关部门注册登记,成为枣庄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枣庄市薛城区铁佛村蔬菜种植专业户李大哥介绍说。 在李大哥蔬菜基地,绿油油的皱皮辣椒丰盈垂挂、压枝满满。李大哥随手将一个翠绿的辣椒轻轻一掰,瞬间香辣味扑鼻。 “在我们急需资金周转关键节点,是农商银行及时办理所需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保障了生产经营需求。”回忆起创业的艰辛,李大哥感慨道。 原来,李大哥在本村流转了70亩土地,计划扩大蔬菜种植生产规模,却急需周转资金70万元。枣庄农商银行在走访时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薛城周营支行金融服务队对接,现场制定专属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受理所需贷款,保障生产经营资金需求,使其蔬菜基地一举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生产销售集散地。 近年来,枣庄农商银行结合当地深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战略,坚持以金融支持“三农”为己任,根据地域特色,积极优化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6月末,涉农及零售贷款余额190.48亿元,较年初增加10.78亿元。 发力“特色农业”—— 该行聚焦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按照“一域一品、一村一业”原则,主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服务,量身打造、组织推出“设施农业贷”“农户生产经营贷”“订单农业贷”等系列“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属贷款品牌,全面落实差异化金融支持政策,提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推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今年前6个月,先后发放“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贷款1.5亿元,让地理标志农产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助力“强村富民”—— 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及富民”主题,印发《枣庄农商银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示范样板村工作方案》《关于开展“普惠金融户户通”活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等系列方案,精准打出“金融+农户+富民服务”系列“组合拳”,组织信贷人员成立惠农富农服务小组,深入全辖镇村广泛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户户通”与辖属镇街及村居对接,落实落地相关金融惠民富民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着力打通“田间”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农商银行力量。截至6月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56.14亿元,有效助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和农民增收入。 赋能“数字乡村”—— 全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为落脚点,充分发挥金融行业优势,狠抓金融服务关键环节,统筹“数字+农业+线上”融合金融服务。 依托相关“数据信息平台”系统,创新“智慧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开启“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建立服务乡村振兴信息相关台账,统筹对标对表,优化金融服务,用好信贷市场服务平台,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供给,赋能数字乡村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6月末,零售贷款客户5.94万户,较年初增加2202户。(成纲 吴晨 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