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莱芜农商银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字体: 】 2025年08月07日 点击:0

  莱芜农商银行始终把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服务“三农”的总抓手,通过持续扩大信贷投放、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截至6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81.08亿元。

  政银联动,搭建乡村振兴“连心桥”

  莱芜区苗山镇吕先生的养鸡场是当地的明星企业。走进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层叠式自动化鸡笼,鸡舍内排风、饮水、喂食等通过全自动、智能化的传输系统实现有机相连,温度、湿度、喂食和照明等都是全自动化控制,为提高饲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吕先生从事养鸡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随着市场对鸡肉需求的增长,吕先生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可建设高标准鸡舍、采购先进饲养设备,每个鸡舍的投入就需要50多万元,资金缺口让他愁眉不展。

  此时,莱芜农商银行和苗山镇政府联合召开乡村振兴启动会,为他授信2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吕先生新建了标准化鸡舍,采购了风机、水帘、倒流板喂料系统、传粪标准带等先进设备,养鸡场也从家庭式小作坊逐渐发展成为管理规范、生产标准的养殖基地。

  莱芜农商银行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分别与莱芜区政府、钢城区政府举行全面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签约活动,向各街道(镇)颁发乡村振兴专项预授信牌,给予街道(镇)辖内的“三农”客户及实体企业等经营主体预授信5亿—8亿元。各支行以战略合作签约为契机,密切与所在地街道办(镇政府)合作,全面获取街道(镇)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清单,通过乡村振兴启动会等形式做好对接与授信支持。

  同时,该行与组织部门合作通过正式挂职、出具聘书等方式,选派110多名优秀支行行长或客户经理到农业农村局、金融运行监测中心、村“两委”等开展挂职,选派186名客户经理担任656个村庄的“乡村振兴金融专员”,实行驻村办公制度,发挥挂职服务人员纽带作用,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特色产品,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汶源街道素有“黄金蜜桃之乡”美誉,霞峰村更是黄桃种植核心区。

  一走进桑大哥的桃园,清冽甘甜的桃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绿叶簇拥着“金灿灿”的黄桃,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果农穿梭其间忙碌地进行采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桑大哥望着桃园,心中感慨万千:“要是没有农商银行那笔20万元的贷款,这片园子早就荒了。”原来,桑大哥2018年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发展黄桃种植,凭借沙质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优势,黄桃一度供不应求。

  桑大哥想趁热打铁,扩大果园种植规模,但由于前期投入太大,手头资金紧张,计划一度搁浅。莱芜农商银行在走访中了解到情况后,精准引入“资金活水”,为桑大哥办理“济担创业贷”20万元,最大限度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典型引领作用。

  莱芜农商银行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聚焦“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地方产业发展特点,创新推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贷”专属产品,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截至6月末,为49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97亿元。

  同时,该行持续加强银担合作,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济担创业贷”“济担助业贷”等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政策性贷款,累计为2043户涉农主体发放“鲁担惠农贷”等涉农政策贷款15.96亿元,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筹资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提档升级。

  打造样板,培育乡村振兴“金纽带”

  “多亏莱芜农商银行对我们村蒜黄行业的资金支持,我们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蓬勃发展,大大带动了周边村民稳定增收,农商银行就是我们乡村振兴路上的引路人!”莱芜区羊里街道玄王石村村书记玄继高说道。目前蒜黄已成为玄王石村的一张“金色名片”。

  玄王石村借助自身特有的蒜黄种植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组建蒜黄种植基地,建立起“农户+基地+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全村已有百余户村民加入到蒜黄种植队伍中来,共建有2200多个蒜黄棚,蒜黄年产量约3000万斤,产值在1亿元以上。

  莱芜农商银行针对蒜黄种植户的资金需求特点,推出了专项金融服务方案,为35户蒜黄种植户授信1700多万元,目前该村已成功创建为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

  莱芜农商银行把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切入点,在辖区各镇(街道)筛选产业特色强的村庄作为乡村振兴样板村进行重点打造,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创建口镇街道下水河村、颜庄街道柳桥峪村2家“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样板村”,通过省联社创建评选10家省级样板村、19家市级样板村、21家县级样板村,共计授信3853户,金额3.7亿元,充分发挥“样板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覆盖面。(魏光兵 亓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