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农商银行:绘就杨庙社区富美画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4月18日 点击:次 |
“产业兴生活富,土房换新楼。乡村振兴大路宽,前方好奔头。寒来暑往四十载,幸福握在手……”一首由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党员群众参与创作的歌曲《南展颂》,唱出了杨庙社区乡村振兴发展的富美画卷。 垦利农商银行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全力写好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三农”篇章,以普惠金融支持铺就杨庙社区美丽乡村幸福路。 “大田贷”金融支持 农业经济开辟新模式 董集镇杨庙社区11个村的2400余亩土地创新试点“大田托管”新模式,急需资金支付流转费用、购置农资,垦利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局,联合董集镇政府、省农担公司、鲁担产融公司,开辟党建引领、支部领办、金融支持、财政助力、集体增资、农民增收的发展新模式,推动金融帮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董集镇杨庙社区发放大田托管“粮食规模种植贷”300万元,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粮食规模种植贷”是由山东省农担公司提供政策性担保,鲁担产融公司提供智慧化平台服务,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要贷款主体,由银行发放用于支付土地流转费和种植经营费用的贷款品种,同时享受财政贴息与保费减收政策,切实降低了合作社的融资成本,以数字化手段化解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种植技术难题,破解了大田种植领域融资“难、贵、繁”难题。 垦利农商银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紧跟政策导向,坚持“产品创新、绿色驱动”,为10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放贷款2250万元,有力支持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 “黄河里”文化基地 文旅发展打造“好家园” 董集镇杨庙·黄河里文化基地是结合杨庙社区红色资源,引入乡村振兴学院、非遗手造、餐饮美食、酒店民俗、黄河大集等业态形成黄河里特色的教培、研学体系及乡村微度假的支撑服务体系,占地面积约220亩,民宿房间41间,打造了具有“诗和远方”的乡村“好家园”。 “垦利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非常到位,后续文化基地的运营有了保障,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非常感谢。”东营共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张经理说道。 东营共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游览景区管理等,负责垦利区董集镇杨庙·黄河里文化基地的运营。了解到该项目需要资金支持后,垦利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量体裁衣”为其制定融资方案,提供800万元资金支持,保证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激活和滋润旅游经济。 垦利农商银行大力支持文旅项目发展、产业升级,聚焦红色教育基地、旅游景区、乡村民宿等项目建设和产业提质升级,积极用好财政金融融合政策,适度下调贷款利率,主动让利,降低文旅企业融资成本,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度衔接。累计发放文旅产业贷款1.75亿元。 “一卡通”养老助餐 幸福食堂享受幸福“食”光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孩子们正在追逐嬉闹,一旁的老人围坐着拉家常。广场旁的杨庙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里则是一片忙碌,老年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午饭。每天中午11点半,食堂准时开饭。 老年餐厅负责人王经理说:“60周岁以上的村民都可以在这里吃一荤一素的健康午餐,凭垦利农商银行社保卡在这幸福食堂吃饭,垦利农商银行还给补贴,补贴完后每顿饭只需八毛钱。” 垦利农商银行积极与人社局、银联沟通对接,支持养老公益项目,全力打造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养老服务卡,联合杨庙社区幸福食堂推出垦利农商银行社保卡“八角钱”就餐优惠活动,每年为社区老年人节省餐费8000余元,同时解决了社区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垦利农商银行切实做好惠农惠民财政补贴政策落地工作,推行“首张社保卡”金融服务,通过设立社保卡专属窗口,以“服务费全免”“绑卡送优惠”为宣传,持续优化“一卡通”服务体验,持续完善社保卡金融服务场景建设,扩大应用范围。(宋文鑫 李群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