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农商银行:一枚咸鸭蛋创了品牌,富了一方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3月28日 点击:次 |
近年来,微山县围绕微山麻鸭品牌,已培育出10余家禽类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集微山麻鸭保种繁育、精深加工、贸易流通、餐饮文旅、生产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微山县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麻鸭之乡”,微山麻鸭被省政府列入《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获得了“微山麻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微山农商银行做好信贷扶持,支持做大做强微山麻鸭产业,擦亮微山麻鸭“质量优先 微山好品”品牌,目前,已有效支持了禽类养殖户354户、1.1亿元。 微山县荷韵麻鸭养殖有限公司位于微山县昭阳街道刘昌庄村,这个地处微山湖畔的村庄,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支点,探索出一条“公司主导、村民参与、品牌赋能”的致富新路,让一颗颗咸鸭蛋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 走进公司生产车间,鸭蛋光检、裹上红泥、腌制清洗、真空打包……工人们正忙碌地将腌制好的鸭蛋分拣装箱。该公司引入“智慧腌制”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盐度、湿度和温度,将传统咸鸭蛋55天的腌制周期缩短至45天,松花蛋65天的腌制周期缩短至60天,且成品率从80%提升至95%。 经过一道道繁琐的工序,制作完成的微山湖麻鸭蛋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发往全国各地。 “销售增长的背后除了敏锐的商业研判之外,离不开微山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灌溉。在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下公司除生产销售传统的咸鸭蛋外,还推出了松花蛋、烤鸭蛋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公司负责人王涛笑着说。 刘昌庄村地处微山湖畔,素有养殖麻鸭的传统,但过去村民分散经营,产品附加值低。2019年,大学毕业回家创业的王涛决心改变现有经营现状,他成立公司,整合零散养殖户,统一技术标准和品牌销售。 在一次走访交谈中,该行工作人员了解到公司有意向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但受资金不足限制,导致企业扩大再生产未能实现。 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该行工作人员根据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为其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提供灵活的贷款额度和优惠的贷款利率,第一时间帮助其解决资金难题,助推企业产能再上新台阶。 随着产能提升,为了保障原材料供应,该公司与周边12家大型养鸭户签订订单,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鸭蛋。这不仅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也有效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以前养鸭子卖蛋,价格低还不稳定。现在跟厂里签了合同,不愁销路,价格也有保障,收入翻了一番。”养鸭大户刘强说,2024年他家年收入涨了1万多元钱。 针对小型养鸭户,该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他们纳入产业链:公司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指导,农户按标准养殖,企业保底收购。此外,该公司还吸纳30余名村民就业,月均工资3500元。村民种会在包装车间工作已满五年,“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骑车两分钟到厂,既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产业发展不忘生态底色。该公司投资建设沼气池,将腌制废水和鸭粪转化为有机肥,免费供给村民种植农作物。“引微山农商银行信贷‘活水’公司的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微山湖是重要湿地,我们不能以污染换效益。”王涛说。在微山农商银行2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的信贷支持下,该公司将与省内某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立蛋鸭育种科研基地和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培育形成符合国家审定标准的蛋鸭配套体系。 一直以来,微山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以支持涉农产业为重点,强化资金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地方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源源不断注入金融动力,有力推动了畜牧养殖等涉农企业走上规模化、现代化、可持续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 该行紧跟养殖户发展步伐,深入养殖基地走访调研,精准掌握实际需求,大力宣传适合养殖业发展的金融优惠政策,秉承“走访一户、对接一户、授信一户”的原则,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切实缓解各养殖主体“起步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 积极推进“银村合作”“银政联动”“银担互保”和“银企共赢”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全面延伸至微山湖麻鸭产业各个环节,加速全县鸭产业化集群发展步伐,开启金融与畜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58万户,金额84.42亿元。(卜娣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