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农商银行:助力“她力量”绘就创业新画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5年03月14日 点击:次 |
妇女是推动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多年来,鄄城农商银行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激发女性创业活力,众多妇女创业典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亮丽风景。 从“打工妹”到带动妇女就业的“女老板” 近日,走进鄄城县红船镇孙膑家园内的鑫冠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00余名工人在各自工位上忙碌有序。裁布、缝边、压线头、剪线头,经过一道道工序,各式各样的运动帽在她们的巧手下“诞生”。车间里,公司创办人郭瑞霞的身影格外忙碌,她穿梭于工位间,仔细检查每一顶成品帽。 “我从鄄城嫁到青岛,2014年和丈夫返乡创业又回到了鄄城。”在缝纫机声中,郭瑞霞讲述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回到鄄城后,她先在鄄城县彭楼镇成立公司,随着订单增多,又在红船镇成立分公司,共带动300余人就业,其中有不少是脱贫户。 鄄城农商银行最初向郭瑞霞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就是源于“扶贫”。2016年,为认真贯彻国家脱贫攻坚政策,鄄城农商银行与县扶贫办联合推出“富民生产贷”,对带动贫困户就业的客户群体办理低利率、可享受政府补贴的贷款。郭瑞霞厂子里带动多名贫困户就业,2016年该行为其办理“富民生产贷”20万元,帮助她带动员工脱贫致富。 随着郭瑞霞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鄄城农商银行的授信也增加到50万元,帮助解决了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流动资金难题。她多次获得市县“创业标兵”“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有制作经验,平时就在厂子里指导工人裁剪、缝制等,手把手去教,工人们很快就可以上手。我这里,大部分都是女工,她们因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无法外出打工,这样在服装厂上班,挣钱、照顾家里两不误。而且,这里有适合每个年龄段能完成的工作,工人的工资从5000元至1500元不等。”郭瑞霞说。 “厂里时间自由,工资也是计件的,时间上能自行安排,家里老人和孩子都能顾得上,工资发得也及时,我们都很知足。”其中一名员工笑呵呵地说。 从脱下围裙到换上工装,从“等、靠、要”到顶起“半边天”,辖内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人生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从“零基础”到科技型“女企业家” “目前公司主要经营污水监测仪、扬尘检测仪、油烟检测仪和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市场行情非常好,公司名下已拥有19个专利。”清锦环保公司负责人刘青香说道。 刘青香是鄄城县闫什镇常庄村村民,在北京打拼多年,凭着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加上过硬的专业技术,2015年,她毅然选择返回到家乡创业,成立了山东清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鄄城农商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也从2018年开始,当年的40万元资金,助力企业先后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质在线监测系列、污水处理一体化系列等成熟工业产品。 七年间,农商银行的信贷支持也增加到了现在的1000万元,帮助刘青香从“零基础”的创业女青年变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女企业家”。 企业更是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3A级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从“普通工人”到行业佼佼者的“女企业家” 杨玉霞是鄄城县鲁鑫纺织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她早期在鄄城县棉纺织厂工作,这里的工作经历让她对纺织事业充满了热爱,心中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2006年,她敏锐地捕捉到了政策机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创业的征途。于是,鄄城县鲁鑫纺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杨玉霞以卓越的领导力和非凡的远见,引领着鲁鑫纺织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产能提升了十倍,产值升至3亿元。 鲁鑫纺织成立初期,鄄城农商银行便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金融服务已10多年,期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信贷资金支持额度也不断增加,目前向该企业授信额度1870万元,成为企业发展中离不开的“金融伙伴”。 创业人员中涌现的“她力量”,在不同领域挥洒汗水、施展智慧,绘就创业新画卷,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撑起了乡村振兴“半边天”。鄄城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支持女性创业、就业的道路上,主动扛起重任,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为推动创业“她力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目前,向辖内4245名女性创业客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9.75亿元。(宋静 曹广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