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农商银行: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11月01日 点击:次 |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莱芜农商银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与使命。 今年以来,莱芜农商银行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积极为辖内涉农客户纾困解难,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截至9月末,涉农贷款余额81.67亿元。 做实基础营销,深耕“金融土壤” 走进辛庄街道,一垄垄百合整齐地生长着,像一块绿毯子铺向远方,充满生命力。百合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理价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今年的雨水充沛,百合花长势喜人,今年肯定能大丰收。”种植户李大哥自豪地对莱芜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说道。 李大哥种植百合花多年,在看到了百合花的巨大销售潜力后,就一直盘算着扩大种植规模,但资金不足的现状让李大哥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莱芜农商银行入村开办“金融夜校”宣传时,李大哥得知了“信e贷”产品,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通过手机操作线上申请额度,成功获得了20万元贷款授信。 在长期的贷款资金支持下,李大哥的百合花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亩扩大到了10亩,收入也实现了翻番,还注册了“百合花香专业合作社”,吸引了有想法、肯吃苦的10余人回乡创业,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今年以来,莱芜农商银行在辖内15个乡镇及街道,1071个行政村和社区开展“星火讲堂”“金融夜校”2300余次,实现了营销全覆盖。在宣传活动中借助“信e贷”“保证e贷”等线上灵活贷款产品,让客户体验了用信过程,打消了农户的融资顾虑,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做足了金融准备。 精准扶持客户,滴灌“金融活水” 非洲菊种植是徐家店村的特色产业,村内有规模种植大棚20余处,面积11000余平米。 走进徐大哥的花卉大棚,五颜六色的非洲菊竞相绽放,十分惹眼。 “今年非洲菊的市场行情不错,有了农商银行的这笔贷款资金,花卉大棚建设就能够按时推进了,希望咱们农商银行能够继续支持咱们老百姓的事业。”种植户徐大哥笑着说。 徐大哥早年在外打工,为了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毅然回村搞起了非洲菊种植,但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管理设备,种出的花朵质量参差不齐,收益远没有达到预期。 莱芜农商银行客户经理通过走访种植大户得知了徐大哥在资金上的困难,帮助徐大哥从农商银行办理了第一笔贷款,“济担创业贷”10万元,让徐大哥走上了设备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的高速发展之路。 今年,徐大哥又准备新建6个标准棚,有了先前的合作经验,客户经理迅速上门对接,为他申请办理了50万元的“济担信心提振贷”。 莱芜农商银行组织辖内支行参加三农产品交流会,精准走访当地特色种植大户,掌握辖区主要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筛选、梳理出涉农产业客户清单,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以实际行动精准“贷”动农户敲开致富门。 善用信贷政策,施足“金融底肥” 景观松栽培作为莱芜区东铁车村、西铁车村的传统产业,已经形成了地域优势,仅两村就有大大小小的种植户280余户。 走在路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种类丰富、形态各异的景观松,形成了一条别具一格的“绿化带”。 朱大哥是远近闻名的景观松培育大户,他栽培的景观松品相好、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来挑选、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但景观松栽培周期长、回款慢,随着人工成本、培育成本、维护成本的不断提高,朱大哥的现金流愈发紧张。 犯愁之际,莱芜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根据前期摸排的客户清单,精准上门对接,在详细了解朱大哥对融资成本的担忧后,结合现有条件,为朱大哥申请办理了两年期的“鲁担惠农贷”授信,金额300万元,并且帮助申请了贷款贴息政策。 “感谢农商银行为我提供这么好的贷款产品,这下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给景观松做造型了,到时候一定能卖出个好价钱。”朱大哥如释重负地说。 莱芜农商银行对辖内涉农客户持续给予信贷支持,同时结合客户自身优势精准匹配贷款政策,降低了客户的融资成本,促进了辖内涉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仅8月份,通过上门对接辖内景观松种植户363户,发放贷款141笔、3867万元,其中发放贴息类贷款产品109笔、2792万元。(刘呈祥 米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