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农商银行:托起民生“菜盘子”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08月30日 点击:次 |
在被誉为“鲁南地区蔬菜产业发源地”的枣庄市,蔬菜产业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支柱,形成明显区域特色。 近年来,枣庄农商银行在省联社的指导下,立足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因势利导,坚持服务民生,为蔬菜产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以金融力量托起民生“菜盘子”。截至7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262.38亿元,较年初新增加10.73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54.6亿元,较年初增加2.43亿元。 深耕“生态圈”—— 走进枣庄市薛城区润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蘑菇种植基地,一列列蘑菇菌包有序排开,菌包两端的蘑菇探出“脑袋”,勾画出一幅幅生机勃勃新图景。 “感谢农商银行80万元的资金支持,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也保障了订单生产需求。”该合作社负责人高峰握着枣庄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高峰,在当地流转了121亩土地,充分利用区位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研发菌菇多品种种植及小麦、玉米等“生态类”农作物培育,推广和普及蔬菜集约化育苗新品种新技术。随着蘑菇种植规模及菌包订单的不断扩大,高峰流动资金一时出现80万元缺口。枣庄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辖区周营支行信贷服务小组登门对接,现场办理相关贷款手续,及时发放所需资金,解决燃眉之急。 围绕深耕绿色蔬菜产业,枣庄农商银行立足市情和区位资源优势,组织制定优化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服务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积极对接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相关客群,落实“一户一议”专项金融政策,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切实满足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金融需求,让种植户及菜农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金融服务。截至7月末,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为82.96%,贷款增速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赋能“地理标志”—— “枣庄皱皮辣椒”,以其口感脆爽、口味香郁、辣度适中的特色,于2020年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注册登记,属全国独特的优质辣椒品种及烹调食材,成为枣庄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 “这些‘皱皮辣椒’在市场上销售一直看好,颇受大家欢迎,感谢农商银行资金扶持。”枣庄市薛城区铁佛村蔬菜种植专业户李良民介绍说。 从事“皱皮辣椒”种植生产的李良民,在本村流转了70亩土地,着力提高优化“皱皮辣椒”及相关蔬菜种植、销售供应能力。在扩大规模生产之际,急需生产资金73万元。枣庄农商银行金融辅导员在走访时了解情况后,立说立行,开通“绿色通道”,现场办理所需贷款,确保及时审批和投放,保障生产资金需求,使其蔬菜基地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生产销售集散地。 枣庄农商银行聚焦“地理标志农产品”金融服务,坚持以金融支持“三农”为己任,根据地域特色,以创新金融产品为抓手,组织推出包括“农业产业链贷”“订单农业贷”“农户生产经营贷”等在内的 “地理标志农产品”专属贷款产品包。前7个月,该行累计投放“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贷款1.12亿元,以实际行动践行助力乡村振兴。 把脉“乡土特产”—— “让‘乡土特产’小土豆变成‘金豆豆’。”枣庄市周营镇单楼村韩建法难掩心中的喜悦。 作为当地“菜篮子工程”支柱经济作物和“乡村土特产品”之一,马铃薯在当地实现 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种植,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品”。 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韩建法,在本村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乡土特产品”马铃薯等有机农作物。期间,在产品研发及蔬菜大棚升级改造之时,急需流动资金35万元。枣庄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登门服务,现场分析市场经营情况,制定专属融资方案,及时办理所需贷款,补足资金缺口,解决资金需求。 枣庄农商银行结合当地“乡土特色产品”发展战略,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则,主动做好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量身打造、精准打出“金融+农户+特色服务”系列“组合拳”,组织信贷人员成立惠农服务小组,深入全辖蔬菜专业产业区广泛开展走访调研,落实落地相关金融惠民政策,着力打通从“田间”到托起“菜盘”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为保障民生“菜篮子”贡献农商银行力量。截至7月末,零售贷款余额176.09亿元,较年初新增加19.09亿元。(成纲 吴晨 兴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