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商银行各项贷款超2万亿元 各项存款超3万亿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威海农商银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字体: 】 2024年07月12日 点击:0

  环翠区是威海市政府驻地、威海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近年来,环翠区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抓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综合实力持续攀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威海农商银行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完善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产业升级。目前各项贷款余额177.2亿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助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走进位于威海环翠区羊亭镇的贝草夼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杏树,仿佛置身于“世外杏园”,前来旅游度假的市民与游客络绎不绝。

  在村里的文创展销基地,游客们正在对废杏枝进行加工,体验制作“幸福笔”等文创工艺品。

  “我们依托村里原有的生态资源,与村集体共同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建设了红色展馆、文创中心、会议培训基地等,打造集红色教育、亲子研学、民宿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服务业态。自公司运营以来,已经增加村集体收入37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贝草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恩茂介绍道。

  在贝草夼村发展蜕变过程中,威海农商银行积极融入该村乡村旅游建设,为其成立的旅游开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助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为村集体产业兴旺发展注入金融动能。2023年,贝草夼村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荣誉称号。

  威海农商银行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制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与农业相关部门对接,加大对种养殖、渔业、特色旅游业、农业产业链等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选派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到镇、村挂职,开展驻点办公和整村授信,积极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样板村,及时掌握各类涉农主体金融需求,全力当好金融政策“宣传员”、乡村振兴“服务员”,2023年发放涉农贷款余额12.5亿元,用金融服务硬实力,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

  为制造业发展“添动能”

  “有了这一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及时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非常感谢农商银行!”见到前来走访的威海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威海某过滤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由衷地表示。

  该公司作为一家专精特新以及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分子原材料及再生原料、合成纤维以及熔体过滤器、熔体管道、机械设备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具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数十项,市场前景较好。

  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亟需资金购进一批钢材、化纤等原材料,苦于没有抵押物,为此犯了愁。威海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金融需求后,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综合考虑企业情况,以其发明专利为切入点,为其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950万元,不仅盘活了企业的无形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制造业是环翠的优势主导产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环翠区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

  威海农商银行将区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企业纳入金融服务企业名录,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营销”以及高管走基层“十百千万”活动,通过深入走访对接,针对企业发展特点,一户一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累计走访对接7642户。

  扎实开展首贷培植行动,将金融辅导与首贷培植相结合,打造“园区+企业”服务模式,着力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加强与科学技术局、知识产权局、财政局等部门合作,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政策性贷款,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发放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6.8亿元。

  擦亮绿色发展生态底色

  “正是有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让我们及时购买相关原材料,保障了生产,同时还给我们节省了不少费用。”威海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威海农商银行的服务连声称赞。

  作为一家从事环保专用设备制造的企业,其业务遍布国内的山东、河北、江苏、甘肃等多个省市,无论是应用于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污水智能净化装置,还是应用于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专用河道微生物菌剂,均有较大的市场。

  由于业务量增加,企业需要购进一批原材料进行设备制造,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问题。

  此时,威海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工业园区,了解情况后,及时与企业对接,根据企业专利情况,为其发放贷款200万元,满足了企业资金周转,还可以获得财政贴息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金”动能。

  威海农商银行积极融入威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制定金融支持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申建绿色支行,不断完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保障。

  坚持精准服务,积极对接绿色低碳制造业、海洋产业等领域企业,常态化跟进服务。

  同时,强化产品创新,依托“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信贷产品,打造“科技+绿色”服务模式,推出海域使用权等抵质押信贷产品,赋能企业发展。

  目前该行实体贷款较年初增加10.3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增幅56%,连续三年增速超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