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农商银行:薯乡小镇的致富经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12月01日 点击:次 |
莒南农商银行围绕“支农支小支微”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党建把舵领航、聚焦普惠涉农、金融创新赋能等重点工作,深耕“三农”沃土,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小镇红薯飘香 产业助农走上致富路 走进莒南县相沟镇,各种红薯元素随处可见。该镇素有红薯种植地域传统,现如今已发展成重要的红薯产地和集散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薯乡小镇”。 近日,冷空气频频来袭,气温持续走低,然而,在莒南县相沟镇鲁南红薯产业创业园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几百袋紫薯摆在院内,工人们有的忙着加工地瓜片,有的忙着往物流货车上装货;房间内一名主播正在直播卖货,旁边几名工人忙着装箱发货…… 老板刘白亮是该镇王祥村村民,种植红薯1000余亩,建设红薯存储库11个,注册“王祥地瓜”“沂蒙三宝”等商标4个,在天猫、京东、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均设立电商直播间,销售种类涵盖烟薯、济薯、苏薯等主要红薯品种以及地瓜干、粉条等深加工产品,日均红薯、交易量4000吨左右,年均销售额2000万元。 在刘老板的带动下,该村成立莒南县王祥花生地瓜专业合作社,实现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目前全村有300余户从事红薯相关产业。今年,刘老板被认定为临沂市“四雁工程”人才——鸿雁重点培育对象,“这些年,很多村民都尝到了种植红薯的甜头,这离不开咱莒南农商银行的长期支持。”刘老板说,“农商银行从5年前就开始支持我创业,如今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所需资金也越来越多,今年莒南农商银行又为我办理了100万‘鲁担惠农贷’,不但增加了信贷额度,还降低了用款利率,节约下的融资成本更是助推了我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莒南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全新农业发展模式的要求,结合“薯镇飘香”项目,提供多种信贷产品精准满足红薯产业发展需求,为薯农提供“一对一”金融支持,把金融服务送进农户家门口,助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富裕富足。截至目前,累计支持红薯产业近200户1200余万元。 拉长产业链小小红薯身价倍升 刘老板的产业园里,收购、分拣、装箱、发货,忙得不亦乐乎,不远处的鸿浩红薯加工厂,薯干加工也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 收购来的红薯、紫薯经过清洗、切片、烘干,就加工成了薯干,咬上一口,劲道甘甜,是备受青睐的纯天然无添加小食品。“我们主要是给青岛一家知名零食公司做加工,每天要加工2000斤地瓜,还远远达不到订单要求,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大规模。”该工厂负责人周伟说。 一斤红薯在当地卖到1-2元一斤,而加工成的薯干,一斤卖10元,经过简单加工后的红薯,身价倍增,这也是当地在红薯种植基础上,大力发展深加工,拉长红薯产业链的原因。 订单加工回款慢,原料、设备、人工都需要资金的支撑,莒南农商银行驻村客户经理了解到周伟的困难后,第一时间沟通对接,根据周伟的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情况,为其发放50万信用贷款,给他的薯干加工事业注入资金动能。 相沟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致力于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施红薯产业育苗、种植、电商、仓储、加工“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为助力该镇红薯产业做大做强,莒南农商银行派遣驻点客户经理主动上门送政策、送贷款、送服务。同时,为红薯产业开通绿色通道,倾斜信贷资源,优先贷款发放,切实保障红薯产业兴旺发展,红薯产业链条越来越稳、越来越长。 助力新农人 线上直播销路广 “哈喽朋友们,我手中拿着的就是咱们沂蒙山区刚刚从地里收获的优质蜜薯,糖分大甜度高,烤蒸煮吃皆宜,且具养颜美容功效,物美价廉欢迎下单。”相沟镇“新农人”郑华秀在镜头前卖力地直播。眼下,王祥村的红薯地窖十分热闹,一个个优质的红薯在主播介绍下,被卖到全国各地。 红薯收获季节,相沟镇每天都有数十名“网红”通过直播带货方式在网上推销当地特产红薯。这种“红薯+电商”的销售模式,正使大批量相沟镇红薯源源不断运到四面八方,成为不少大中城市居民餐桌上的“新宠”。 由于线上直播占用了不少流动资金,主播郑华秀等人也时常遭遇资金紧张,莒南农商银行了解到郑华秀的资金需求,及时为其发放了20万的“鲁担惠农贷”。 莒南农商银行以拓宽红薯销路为基点,找准“新农人”在创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一户户走访问需,一家家宣传推介,通过金融助力逐步引导,线下线上相结合,为“新农人”精准匹配信贷产品,提供精细化服务,推动销售环节火起来。(李存祥 张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