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莱芜农商银行:绘就乡村振兴好“丰”景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10月13日 点击:0次 |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助农惠农初心,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高举服务“三农”旗帜,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做优做实普惠金融,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有效促进辖内农村产业兴旺,农民丰收致富。 “创业贷”助土特产变“网红货” “多亏了莱芜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让我乘上了直播电商的东风。”小孙笑着说,“现在每天都忙着直播带货,日子过得可充实哩。”小孙是一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做起了电商主播,将家乡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搬”到了网络直播间,通过努力,她短短半年就成长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产品带货达人”。 面对与日俱增的订单量,小孙急需资金用于日常周转,钱的问题让她一时间犯了难。莱芜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开展“四张清单”走访时了解到了小孙的困难,立即上门与她进行对接,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客户实际资金需求,向她推荐了“济担·创业贷”,短时间内便为其发放了贷款资金20万元,解决了小孙的燃眉之急。小孙的直播间越来越红火,家乡的农产品也顺利打开了销路,成功坐上“小黄车”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积极开展“四张清单”走访,通过扩大信贷投放,帮助客户开展助农直播,精准支持辖内农业产业,助力农产品丰收,截至8月末,该行发放支农助农贷款79.45亿元,较年初增加1.77亿元,推动辖内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村授信结出致富“黄金米” “秋风吹到粮籽饱,细雨淋漓薯储仓”。金秋九月,齐鲁大地果实累累,穰穰满家。峪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里人声鼎沸,小米加工如火如荼,金黄色的小米从机器里倾泻而出,慕名前来购买的客户络绎不绝,村民们喜上眉梢。 峪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柳桥峪村,成立于2011年8月,2020年成立品牌“柳桥红”,当地特有的青石山地貌为小米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山上昼夜温差大,长出的小米大小均匀,味道清香,营养价值非常高。“现在国家政策好呀,农商银行主动到我们村开展整村授信,让农民轻松贷到真金白银,钱包也越来越鼓啦。”正在加工小米的老王高兴地说道,“今年我们村的小米长势非常好,预计销售收入能够达到30万元以上。”在莱芜农商银行的支持下,钢城区颜庄街道柳桥峪村被省农业农村厅、省联社评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 莱芜农商银行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创建为切入点,积极筛选产业特色强的村庄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进行重点打造,目前已成功创建并通过省联社评选4家省级样板村、21家市级样板村、19家县级样板村,发挥样板村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覆盖面。同时积极与各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创建工程,对辖区所有村逐个进行整村授信,为所有适贷人群进行授信,做到有金融需求的农户全覆盖,切实打通信贷服务“最后一公里”。 便捷服务下好金融“及时雨” 在莱芜区杨庄镇大桥沟村一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声,黄橙橙的玉米尽收其中,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丰收景象。 “这家伙太厉害了,十来分钟就能收完一亩地,有了它再也不用发愁了。”卢士鹏摸着刚买的农机笑得合不拢嘴。卢大哥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现承包土地5000余亩,今年正值收粮时节,却偏逢绵绵不断的阴雨天气,地里的玉米无法及时收割,这可急坏了卢大哥。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莱芜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驻村办公过程中了解到他的情况,立即与其对接,为尽快帮助卢大哥收粮,工作人员现场采集信息、线上快速授信,当天便将10万元贷款送到他手中,帮助他买回玉米收割机、烘干机等新型设备,将一场金融“及时雨”下到了卢大哥的心里。 近年来,莱芜农商银行不断深化“基本金融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普惠金融建设,持续打造“百姓身边银行”,通过实行驻村工作制度,选派33名支行行长、80名客户经理挂职7个街道办副主任、127个村(社区)主任助理,在全辖设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482处,覆盖辖区村庄1033个,真正将便捷金融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同时上线开通莱芜农商银行“76296668”电话申贷和“莱芜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申贷业务,建立了“网点+手机银行+电话+微信”四大申贷渠道,创塑了莱芜农商银行“贷款不找关系不求人,一个电话(微信)服务上门”的信贷服务品牌,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金融服务。(王林芳 刘艳丽 李艳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