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齐河农商银行:绘就田间好“丰”景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9月28日 点击:次 |
又是金秋时,又是丰收季。广袤的田野、繁忙的场景、累累的硕果,交织着辛勤汗水与丰收喜悦的金秋画卷在黄河之畔徐徐铺开。齐河农商银行“红马甲”有序穿梭8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万亩“吨半粮”核心示范区,持续发力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项目和“收、种、管”等生产环节,千方百计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目前,共发放涉农贷款80.25亿元,较年初增长4.32亿元。 丰收绘美景,喜悦入画来 丰收的田野是最美的画卷,秋天的丰荣便是洋溢在脸上的幸福笑容。在齐河县安头乡大吴现屯村,伴随着花生收割机的轰鸣声,一串串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 “我们自己育种、自己种植、自己销售,投入高收入相对也高,能这样随心大胆的投入,离不开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王孝辉是远近闻名的花生种植大户,其种植的五彩花生非常畅销,“五彩花生种植要求非常高,刚开始不懂技术,多次想放弃,多亏农商银行‘金融服务队’帮我邀请专家,并贷款支持20万元助我不断扩大规模,现在这100亩地的收益远远超过两口人外出打工的收入。”面对今年的大丰收,王孝辉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如今,在农商银行帮扶支持下,王孝辉不仅实现了家门口致富,还带领周边9户村名投入五彩花生种植,既是“导师”也是致富“引路人”。 齐河农商银行立足丰“收”、丰“富”,不断强化农业优势产业帮扶和引领,组织“金融管家”“红齐服务队”持续对辖内9万农户大走访、大调研,加大粮丰工程、特色种养殖主体走访对接,针对县内五彩花生、爱宕梨、黄河湾大闸蟹等,因地制宜推出“人才贷”“富农贷”“大棚贷”等特色产品。对肉牛、短腿羊、熊猫猪等特色养殖项目支持成立专业合作社,给予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信贷扶持,持续研发“齐商快贷”“富农快贷”让农民获贷无忧,轻松奔小康。目前,共对212户种植大户、79户合作社、106家家庭农场、60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给予信贷支持3.55亿元。 桃子红了,乡亲富了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桃园深处,笑声连连。“我敢说吃过我的桃子,你保准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了!”刘洼村村民陈秀兰正一板一眼向工作人员介绍她的无公害绿色大甜桃,言语之间的自豪之情难以掩饰,“好桃子也要遇到好机遇,前两年我有技术没有资金,农商银行帮我解了围,没有农商银行,没有我这么大的桃园。” 据了解,陈秀兰特别喜欢钻研瓜果种植,最初从自家后院种了几颗桃树,不到收获季就被偷摘一空,思想活络的她立马嗅到了商机,赶紧将自家的几亩地都种上桃子,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但每年卖完桃子后陈秀兰仍能接到许多订购电话,受规模限制只能眼睁睁的与客户失之交臂。前年,她看中了村头的20亩地,苦于资金不足一直下定不了决心承包,当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到她家时,她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股脑说出自己的想法,工作人员当即为她推荐了“富农贷”,不到2天时间,15万元的信贷资金到账,顺利承包了土地、购置了幼苗,有条不紊的投入生产。如今,陈秀兰的桃子在当地打响了名头,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采摘,陈秀兰也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齐河农商银行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积极支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产值高、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项目,有力推动农业增实效、农民增收入。在村庄积极做好农民创业帮扶,本着“不放弃一个客户”“不遗漏一个角落”的原则开展“富民兴齐”全员授信,从贷款受理到完成致富全流程跟踪服务。围绕支农、富农、强农,加快构建“一村一品”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支持打造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高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新活力。目前,共走访对接966个村庄,支持带动村民致富1300余户。 种下甜蜜果,“葡”就好“丰”光 走进齐河县潘店镇靖庄采摘园,一整片葡萄园郁郁葱葱,圆润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条,采摘、装框、运输......饱满圆润的果实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园里有阳光玫瑰、巨峰、晴王,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品种,今年是盛果期,预计收入2万斤。”张淑云种植葡萄已经6年,从最初的小规模试水到如今在周边小有名气,期间经历了各种心酸,“幸好有农商银行帮助,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可以说没有农商银行就没有现在的葡萄园。”张淑云一直有个创业致富的梦想,曾经有过多种创业尝试,期间也遭遇过诸多瓶颈,积累一定经验后她选择大规模种植葡萄,又遇到资金投入难题,这时候,农商银行驻村金融“主任助理”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拜访,并为其量身打造信贷支持方案,从栽植、施肥、上架、修建、防害、扩大规模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帮扶服务。在农商银行20万元信贷支持下,张淑云已连续4年实现大丰收,规模也是一再扩大,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甜蜜是金秋的馈赠,丰收是农民最美的表情。齐河农商银行坚持讲“农民丰收,农业基础稳固”作为支农助农第一要务,选派50名党员干部分别挂职金融副镇长、村主任助理,利用大走访大调研、金融知识下乡等形式,开展“融入式”“体验式”支农服务,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服务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唱响本土品牌,让区域乡村振兴“有格局”“有干货”“高效能”。按照县域文旅产业规划,大力推进黄河周边村庄休闲采摘旅游及附属产业发展,共扶持带动采摘园、农家乐等项目26家,发放相关贷款564万元;共对农村12个大类30多个农业品类进行专项扶持,发放贷款198笔,金额5444万元。(徐敏 李超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