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济宁审计中心:描绘乡村振兴里的丰收画卷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9月28日 点击:次 |
金秋九月,五谷飘香,各地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季节。济宁辖内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聚焦农业生产“全流程”“全环节”,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信贷资金投放,为辖内农业生产提供“链条式”服务,全力助推农业丰收提效、农民增收致富。截至8月末,全市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817亿元,占实体贷款余额的78%,占全市金融机构的30%以上,支持农户近20万户。 全面对接,助力鱼米之乡稻谷香 进入9月份,鱼台县水稻种植迎来了丰收季,抬眼望去,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微风吹过,稻浪起伏,这里是水稻的海洋。 位于鱼台县清河镇陈庄村的鱼台县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供种、统一育种、统一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该合作社承包220亩土地种植水稻,为农户提供插秧、收购技术服务9000余亩,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初,合作社因承包农民土地周转资金困难向鱼台农商银行申请贷款,该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第一时间为合作社推荐办理了“鲁担惠农贷”300万元,支持合作社发展壮大。该村村民将自家土地交给亿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集中管理,让农户“坐享”收益的同时拓宽收入渠道,每年增收约3万元。目前,该行累计支持水稻产业合作社、小微客户共70户、金额4600万元。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加强与辖内农业农村局沟通交流,加大辖内农业生产调研力度,根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全面对接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资金需求,做好农业生产金融服务工作。以省联社“四张清单”获取对接为引领,推广“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普惠金融全覆盖工程,创新“信用+”体系支持乡村振兴模式,确保信用工程覆盖整个辖区,将个人信用、社会治理参与度等与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挂钩,推行全民授信,真正让村民“美德积分”变成贷款授信的“真金白银”,确保客户有需求时“贷得出、放款快”。全面落实“‘十百千万’高管走基层”“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金融服务进万企”“企业金融辅导”四大活动,深入涉农企业对接资金需求,“一企一册”建立企业档案,“一企一策”提供服务方案,全力助推农业丰收提质、农民增收致富。 送贷上门,助力千里湖田鱼蟹肥 又到一年蟹肥时,微山湖10万亩河蟹喜获丰收,进入捕捞上市季。一大早,微山湖虾蟹飘香生态养殖基地里热闹非凡,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闫家兄弟正在蟹塘起地笼、捕捞螃蟹,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以跑船为生的闫家兄弟回到家乡,决定合资成立微山湖虾蟹生态养殖基地。当时兄弟俩变卖了船舶,但成立公司的注册资金依然有缺口,正在到处筹措资金之际,正巧赶上微山农商银行正在村里开展“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活动,该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为其量身定制“渔业养殖贷”金融服务方案,当晚即上门对接考察,次日便向其发放贷款100万元,一下子解决了他俩的燃眉之急。闫家兄弟喜滋滋地说:“当初多亏了微山农商银行的‘及时雨’,要不也没有我这占地200亩蟹塘里的大丰收场景。”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巩固深化“四对接”活动成果,发挥149名脱产挂职副镇长作用,依托客户经理“驻村办公”“四张清单”对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活动,主动对接辖内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农业生产全流程支持力度,将信贷资金送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用足用好70余款信贷产品,加大“鲁担惠农贷”“财信担保贷”等政策性信贷产品投放,加快推广“信e贷”“济e贷”等线上信贷产品,主动对接农业生产、销售企业,组织客户经理现场办公,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全力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优化服务方式,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粮食收购点、加工企业等,上门提供资金结算服务,营业网点延长营业时间、增加人员配备,全力做好农业生产金融服务工作。 精准施策,助力规模种植葡萄红 丰收时节,满架明珠,葡萄飘香,走进位于邹城市香城镇郭桃村某葡萄园,只看见葡萄挂满了藤蔓,片片绿叶间,一串串葡萄颗粒饱满,晶莹剔透,随处可见果农、游客采摘葡萄的身影,一片热闹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为了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在当地政府引导下,葡萄园联合周边23个村,建设了现代化葡萄种植基地,但农户的承包租赁费还没有着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邹城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基地+农户+农商银行”的“按揭农业贷”服务模式,助力现代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有了资金保障,葡萄种植基地预期年产量120万斤,每年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行为符合条件的农户累计发放“按揭农业贷”5000余万元。 济宁辖内农商银行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立足当地产业发展特点,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据县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出“按揭农业(畜牧业)贷”服务模式,为辖内按揭农业项目精准匹配“按揭农业贷”,提供现代化全流程农业技术服务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农户仅需缴纳少量首付,即可获得“拎包入住式”承包经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以“按揭农业(畜牧业)”方式累计支持农业项目106个,累计授信支持5.42亿元。用足政策优惠,开辟农业生产服务绿色通道,按照“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审批、第一时间放款”的原则,对农业生产资金优先供应,确保支持资金快速、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李虎 孟浩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