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农商银行:农商银行支持寿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4月28日 点击:次 |
谁来种地? 怎么种地? 钱从哪来? …… 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对接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 给建棚户发放最高50万元的信用贷款。 4月27日,《人民日报》以“头版+整版”形式刊发《挑起蔬菜全产业链“金扁担”——开局之年看寿光》等,重磅报道山东寿光破题农业现代化。寿光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关键节点,创新配套专属贷款产品,解决设施蔬菜融资难题;聚焦金融服务优化创新,降低农业信贷融资成本,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聚焦提升支付结算效率,搭建蔬菜支付服务体系,解决蔬菜购销结算难题。 近年来,寿光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党委“123456”总体工作思路,主动承担金融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的重任,创新专属信贷产品、优化支农服务模式、强化支付结算工具,为寿光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不断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关键节点 创新配套专属贷款产品,解决设施蔬菜融资难题 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上、中、下游产业链。针对寿光蔬菜园区化、集约化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推出“农业设施贷”“园区项目贷”“大棚按揭贷”等贷款产品,全面满足农业园区链条式金融需求。截至目前,为上游园区承建商发放“农业设施贷”15户、18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中游番茄小镇发放“园区项目贷”6950万元,用于番茄小镇的建设和日常运营管理;为下游承包户发放“大棚按揭贷”142户、6862万元,用于缴纳大棚租金和日常生产经营。 聚焦农业链条前中后端。面向种子研发、育苗培育、生物工程等农业高科技企业,创新推出“金种e贷”,重点支持45家企业研发项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投放种业产品研发贷款2.4亿元;面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创新推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重点支持全市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壮大业务规模,提升发展质量;面向蔬菜收购商、销售方,创新推出“农产品收购订单贷”,推动全市1200家重点单位建立销售渠道,开拓业务市场。截至目前,已向蔬菜收购点、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1182户、3.6亿元。 创新推出无形资产增信融资方式。运用金融力量,将“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转化为信用资本,为有资质使用“寿光蔬菜”品牌的高质量蔬菜产业集群进行统一授信,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将无形资产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有形价值,擦亮寿光蔬菜“金字招牌”,全面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合作社品牌、家庭农场品牌、蔬菜单体品牌,以金融力量支持“寿光蔬菜”品牌融入国内外高端市场,成为“品牌菜”的代名词。截至目前,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8亿元。 聚焦金融服务优化创新 降低农业信贷融资成本,全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全民授信”让贷款服务更便利。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点多面广、短平快”的天然优势,通过实行“六配四不配”,落实省联社客户经理驻点办公制度,让客户经理主动走出营业网点,进村入户开展普惠金融,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截至目前,授信建档25.2万户,建档覆盖面99.8%,正式签约17.2万户,有效签约覆盖面达到53%;用信户数达到5.6万户,用信覆盖面达到17%。 “减费让利”让贷款成本降下来。充分利用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及15款政策性贷款产品,一方面延长了贷款年限,对存量贷款客户,做到不催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不人为增加其他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等金融服务,确保客户贷款到期后及时获贷,让信贷资金“不断流”,让金融服务“更接地”。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8万笔、71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9967笔,累计金额200.2亿元。 “一次办好”让贷款效率提起来。在信贷服务方面做好“加法”的同时,也做好“减法”工作,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本着减少审批层级、手续从简、投放从快的服务原则,通过梳理小微企业贷款审批及发放流程,开通绿色申贷渠道,建立一站式贷款投放机制,减少放贷时间,让贷款从受理到发放最快只需要四个小时,最短只需要两个环节。同时,充分发挥单独设立风险审查中心后集中审查的优势,确保3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50万元以内的保证贷款,当天受理申请、当天审批发放,不断提高客户信贷服务体验。 聚焦提升支付结算效率 搭建蔬菜支付服务体系,解决蔬菜购销结算难题 创新研发推出产销服务平台。针对当前蔬菜产销环节存在的产销服务缺失、融资贷款困难、经营管理粗放、支付结算落后等问题,寿光农商银行与中国银联创新研发推出产销服务平台。通过产销服务平台,改变了合作社原交易模式,将蔬菜结算资金结算到农户绑定的农商银行银行卡上,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户之间资金结算的闭环管理。截至目前,拓展合作社1363家,绑定农户6.81万户,交易笔数35万笔、金额69亿元。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将产销服务平台产生的海量交易数据转化成“线上授信”上线“产销e贷”产品,实现农户授信数据化、模型化和无感化。通过网格化管理,为蔬菜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授信2.7万户、70.1亿元,累计发放“产销e贷”766户、1453万元。 政银结合推进高精度画像。为强化金融服务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与寿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成立统计调查员与金融服务员,对全市种植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进行数据采集更新,对蔬菜产业链经营主体高精度画像,解决农业发展融资难题,为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构建智慧农业移动支付服务圈。借助“农业投入品”系统,增加支付结算功能,对全市5000余家农药店、农资店、育苗场等农业主体数据进行整合与挖掘,实现金融服务对象信用分级管理和信用评价,明确不同等级的差别化授信额度,同时,将全市 1672 个农药经营门店全部纳入结算网络,实现农业投入品系统支付结算移动化、订单管理明细化、实名销售可追溯,成功构建智慧农业移动支付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