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农商银行:用力用心用情用智推进适老化金融 |
【字体: 小 中 大】 2023年01月13日 点击:次 |
“我没想到,特殊时期你们工作压力那么大,还能上门给老人激活社保卡,全程手把手帮忙,真是太感谢了!”在接到客户需求电话后,昌邑农商银行利民街支行工作人员积极对接协调,上门为85岁的姜大娘办理社保卡激活业务,女儿孙大姐对工作人员一再表示感谢。 近年来,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获得感,昌邑农商银行按照“特殊群体特事特办”的原则,不断完善金融适老服务的长效机制,丰富优化适老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致力全方位提高老年客群金融服务质量,助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用力把握融合发展方向盘。探索“党建+民生”服务新模式,深化政银合作,昌邑农商银行以与昌邑民政局开展党建共建为契机,以提升养老敬老服务水平为出发点,为全市17家养老机构“明厨亮灶”工程提供金融支持,推动民生项目顺利落地。同时,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出“养老保障贷”特色产品,为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授信,授予专项贷款额度2400万元,以满足运营资金需求,助力实现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做深做细“网格+金融”社区服务模式,联合市中医院举办健康义诊活动,邀约多名主任级医师,为迎禧社区8个村庄居民提供现场问诊和身体检查服务,根据老人健康状况给予饮食及用药指导。对接养老中心设立老年金融服务示范点,成立红马甲服务队定期开展爱老敬老助老志愿活动。 用情打好服务升级组合拳。所有营业网点进行适老化设计改造,提供更加细致和人性化的服务。规范张贴防滑、防撞等温馨提示牌,提供无障碍设施,标配老花镜、拐杖、血压仪等器具设备。开辟老年人业务办理绿色通道,提供咨询、引导、协助的便利化服务,减少老年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对于接受能力强、学习意愿积极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指导他们学习使用手机银行和智能自助设备。设置意见簿,整理相关建议,研究采纳,对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推动调整优化农金员代理服务场所分布,加快升级改造建设,更换新一代农商宝设备254台,业务办理速度提升5倍,打造“暖心助老取款服务点”,使老年客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基本存取款、社保医保缴纳等业务,提高农村老年客群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获得性。 用心走稳服务下沉延伸路。聚焦老年客群无法到营业网点办理业务等“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风险可控的上门服务流程。配备便携式智能设备机具,依托26支移动厅堂服务队,与助农服务点联合,提供15分钟上门服务,积极对接村庄社区两委,常态化开展进村庄、进社区等外拓活动,为老年人现场办理社保卡激活、密码重置等业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暖心的延伸服务,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打通金融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累计开展驻村办公8974次,为全市654个村庄、17个社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用智构建金融安全防护网。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是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要目标,昌邑农商银行主动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公益宣传上,精准邀约老年客户,发挥营业网点宣传主阵地作用,开展厅堂主题微沙龙,以通俗易懂的宣教形式,讲解反假币、反电诈、防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讲堂活动”,以现场宣讲的方式,介绍金融常识,讲解电信诈骗的真实案例,面向老年人普及移动支付知识,帮助学习手机支付,了解操作流程,一对一贴心答疑解惑,缩小“数字鸿沟”。2022年累计举办15场次公益讲堂活动,覆盖人群1.2万人。设置30余名金融网格员,发挥“社区网格员”和“金融宣传员”双重身份,在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发放宣传折页,适时穿插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老年人防范风险意识,守好“养老钱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