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沂南农商银行:打开新市民幸福门
 【字体: 】 2022年07月22日 点击:

  沂南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金融服务新市民的工作部署,进一步细化新市民金融服务举措,多元化满足新市民创业、就业、生活等方面的金融需求,帮助他们实现新发展,叩开幸福门。截至6月末,已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4855户,发放贷款金额16.83亿元。

  解锁新市民“进城梦”

  “早上四点半开门,招呼乡镇上前来进货的客户,现在这个点已经是一天中较为清闲的时候了。”王西文是沂南县界湖街道人,几年前来到城中心创业,经营“喜多多”喜铺,生意如同店铺内的装饰一样红红火火。第二年,王西文盘下了喜铺旁边的灯具批发店,急需一大笔资金,东拼西凑借了30万,仍有50万的资金缺口,沂南农商银行营业部的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王西文的困难,为他办理了50万元的新市民经营性贷款,利率低、放款快,一下子解决了王西文的资金难题。

  如今,两个店铺被王西文经营得有声有色,每年营业额多达四五百万。“我是农村来的,能在县城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多亏了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现在公司基本户、电子银行、聚合支付都是咱农商银行的。”王西文说。他在县城购买了楼房,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跟随他离开了农村在县城定居,过着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陪跑新市民“创业路”

  “来县城创业,经营成本远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农商银行的贷款及时又灵活,给了我充足的底气。”刘本杰一家之前在家乡双堠镇开店,但是为了有更好地发展,2019年刘本杰选择了来到县城经营根源烟酒商行生意,主营酒水批发。刘本杰坦言,每年备货资金最少需要300万,房租接近10万。自有资金几乎全部押在了存货上。为了减轻资金压力,维持正常运转,刘本杰向沂南农商银行申请了贷款50万元,用于资金周转。

  根据刘本杰的经营实际,沂南农商银行小微贷营销中心为他推荐了“随用随贷、随贷随还”的灵活用款方式,降低了刘本杰的资金占用成本,切实让利于新市民。

  从乡镇到县城,刘本杰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他的酒水经营也难免出现低谷期,但沂南农商银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不抽贷、不断贷,持续不断为实体小微注入“源头活水”,陪伴新市民跑赢创业路。

  做好新市民“暖心人”

  夏夜,老魏鱼锅烧烤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多桌客人同时在这里撸串。

  老魏指的是这家店的老板魏海波,多年前从黑龙江到沂南创业。起初,老魏在县城另一条街开了烧烤店,随着生意的扩大,老魏租下了现在这家更宽敞的店铺,沂南农商银行界湖支行为其办理了20万元“新市民信用贷”。

  在为新市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沂南农商银行持续优化服务模式,简化办贷流程,提升办贷效率。界湖支行以“信e贷”和“沂蒙云贷”为依托,为老魏申请了纯线上信用贷款,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切实实做当起了新市民的“暖心人”。

  如今老魏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临沂工作定居,女儿中考后顺利进入沂南一所高中上学,老魏去年买了房,他准备从此扎根在此,“沂南给了我满满的获得感,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老魏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憧憬。

  守护新市民“就业岗”

  中小微企业是吸纳新市民就业的主力军,沂南县山东国泰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为新市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县域企业,公司50多名员工几乎全部来自周边乡镇和外地。

  33岁的刘筱运就是这样一位新市民,此前他一直在济南一家电子厂上班,去年底来到国泰食品做了一名灌装车间工人。“虽然每天工作都很忙,但是工资收入很可观,如今我在县城买了房,正在装修,马上就可以在县城定居了。”刘筱运说。

  像刘筱运一样来国泰食品上班,准备在县城定居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今年以来,公司在沂南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下,新上了两条生产线,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工作岗位,也提升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给了他们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张龙 薛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