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沂源农商银行:南岩六村成了“全国手机号码支付推广样板村”
 【字体: 】 2022年06月09日 点击:

  每到晚上7点,沂源县大张庄镇南岩六村就开始热闹起来。

  村东头的蔬菜大棚旁,一条七八米宽的大马路把村庄和蔬菜大棚分隔开来。随着夜幕的降临,一辆接一辆的厢式货车、三轮车把这条大马路“装扮”成了一处蔬菜市场。

  村民于守金介绍说,他经营着3个蔬菜大棚,一年的销售额十五六万元。每年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霜降,除去一个月时间的“换茬”,其他时间每天都有黄瓜、辣椒销售。来村里收购蔬菜的客商来自沂源县城甚至莱芜等地,每天“都和钱打交道”。以前的时候,于守金和客户都用微信收付款。但现在,于守金指着蔬菜大棚门口的提示牌告诉客户:“输上我的手机号码,用手机号码支付就行啦!”

  在南岩六村376户村民中,像于守金这样使用手机号码支付业务的已经达到了210户。从最初的不理解、不熟悉,到现在成为习惯,并向周围的亲朋、业务合作客户推荐使用手机号码支付,这个大山里的村庄,已经有了超越部分“城里人”的金融消费意识,养成了比部分“城里人”还超前的金融消费习惯。

  什么是手机号码支付?手机号码支付是在结算账户支付功能的基础上,依托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一项新增功能。用户通过银行将手机号码与常用银行账号进行绑定注册,后续转账过程中可用手机号码要素代替账号要素,实现在不输入账号的情况下,通过输入手机号码完成支付转账。

  但在于守金的眼里,这项业务很简单:“客户给我打款的话,在手机银行里输上我的手机号码,钱就打到我的银行卡上了。”

  方便、实时到账、提现没有手续费、安全,这是于守金对使用手机号码支付的体会。

  目前南岩六村已办理手机号码支付的用户,已占村内常住人口的55.85%。15个大棚蔬菜种植户成为示范点后,办理业务96笔,金额13.2万元,被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推荐为“全国手机号码支付推广样板村”。这样的样板村,在全省只有5个。

  为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提升银行卡服务水平和用户活跃度,不断改善线上线下支付体验,沂源农商银行以大张庄镇南岩六村为试点,开展人人可贷、整村授信、驻村驻点等金融服务工作,推广三代社保卡、手机号码支付、手机银行等各类电子银行产品,截至5月末,手机号码支付6158户,其中2022年新增1032户,业务笔数326笔,金额361万元。

  发挥驻村驻点便民服务队优势。依托村委和农金员的支持,开展拉网式营销覆盖,充分摸清底数,抓住移动便民服务队驻村驻点和金融夜校时间,将柜台搬进村居、地头,将业务办到门口。在大棚蔬菜集中上市的季节,由移动便民服务队在蔬菜收购点集中开展手机号码支付宣传,为菜农和外地蔬菜收购商现场开立手机银行并开通手机号码支付,引导其通过手机号码支付进行资金结算,提升场景化应用和客户体验。

  厅堂内外做好宣传。在厅堂内,通过厅堂微沙龙、电话营销、手机号码支付主题活动等多样化营销宣传活动,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宣传,带动手机号码支付的使用率,提高客户对手机号码支付的认知度。在厅堂外,统一印制手机银行的宣传单页、展架、海报等,为已开通手机号码支付的商户、大棚主张贴摆放,提高线上支付方式的使用率和认可度。同时,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进行线上的同步宣传,让老百姓认识到手机号码支付的便利性;设立手机号码支付示范点15个(大棚种植户),60个大棚已悬挂手机号码支付宣传标语,由村委至小广场的主干道两侧均统一设计安装了醒目的手机号码支付宣传标语、手机号码支付产品介绍及支农贷款产品介绍。

  发挥普惠金融服务站作用。农金员率先开通手机号码支付,并能熟练使用,形成以点带面效果。发挥普惠金融服务站优势,充分发挥农金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加大对手机号码支付业务的宣传力度,将辖内的农户、棚户、商户全部进行拓展安装。完善普惠金融服务站金融服务职能,全力做好金融知识宣传、小额存取款、社保业务、转账、交话费、电费、密码修改、挂失等业务,不断丰富手机号码支付的应用场景。

  开展线上支付拓展活动。积极开展有奖回馈活动,吸引商户及百姓主动安装使用移动支付,培养支付习惯。结合智e购商城,做好异业联盟拓展。做好智e购优质商户拓展,安装智e购、智e付,享受优惠购物的福利。

  完善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电子银行指标纳入经营管理考核办法,对电子银行业务实行计价奖励,按照个人手机号码支付拓展完成情况,给予营销人员一定的奖励,激励营销人员拓展业务。(李春浩 刘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