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牡丹花开产业红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05月09日 点击:0次 |
菏泽古称曹州,栽培牡丹历史悠久,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观赏旅游区。目前拥有观赏牡丹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59个品种,观赏牡丹面积达5万亩,有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中国牡丹园、菏泽牡丹园等9个牡丹观赏园。牡丹芍药标准化种植基地20个,从事牡丹科技推广人员达5000余人,从事种植、加工、销售人员10万余人,遍布全国各地,输出牡丹种苗约60亿株,是国内外最大的牡丹种苗交易中心。 作为“中国牡丹之都”的菏泽,每到春来四月便吸引八方游客,城中各个牡丹园游人如织。而浑身是宝的牡丹,更成为了花农们致富的金钥匙。目前菏泽牡丹加工企业达到14家,致力于牡丹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研发出了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化妆品、牡丹日化品、牡丹功能性食品、牡丹生物医药类产品等240多种。 “牡丹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谈起牡丹来,菏泽市艳装牡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祯便滔滔不绝。赵祯家住菏泽牡丹办事处国花社区,这里的居民几乎世世代代与牡丹结缘,走进社区的街头巷尾,牡丹更是随处可见。赵祯说,从老一辈就和菏泽农商银行结下了不解之缘,非常感谢菏泽农商银行起初给予的20万元信贷支持。全村200多户,大都得到过农商银行支持。 和赵祯一样的年轻花农们不断革新催花技术,如今牡丹“四季开花”已成为现实。赵祯说:“现在我拥有种植基地1000余亩,年生产观赏牡丹种苗50余万株,油用牡丹种苗千万株,盆栽催花2万盆,还发展了牡丹花瓣茶、花蕊茶以及牡丹籽油的加工。产品远销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走进菏泽市牡丹区绿美牡丹园,园里二三十个的花农正在整理花苗。园区总经理孙文起介绍道:“他们都是周边的村民,大多是五十多岁六十多岁的女工。旺季的时候一天能有200多人在这里工作。” 孙文起自十七八岁便开始从事牡丹苗木种植,与菏泽农商银行有着深厚的联系,从刚开始做苗木生意的3000元贷款,到现在500万元的授信额度。“我们真的是在农商银行的扶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2018年为了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资金出现短缺,孙文起第一个想到向菏泽农商银行申请贷款。花亩种植有季节性并且前期投入大,花木苗一般种下3年后才能开始卖苗见收益。根据这一产业特点,菏泽农商银行向其推荐循环贷,对其授信500万元,期限3年,随借随还,灵活方便。 紧抓这一产业优势,菏泽农商银行为牡丹、芍药种植户建立了微信群,帮他们对接销路,还利用闲暇时间召开“金融夜校”传授种植技术、科技致富热点等。 “2018年我们创新推出了‘国花贷’,不仅利率优惠,而且贷款方式灵活,根据个人需求及公司规模,既可以申请信用贷款,也可以申请抵押或担保贷款。”菏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道。 自“国花贷”推出以后,目前已经有600多户牡丹种植户申请,主要是以个人贷为主。为了进一步扩大贷款的覆盖面,菏泽农商银行召开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会,依托菏泽市花木协会对927家成员单位进行集中授信。“以点带面”,由牡丹这一产业链延伸至其他苗木种植全产业链。目前,已发放“国花贷”500余户,金额8900万元,带动周围近3000余人的就业。 在服务上,农商银行把办公桌、打印机等都搬到园区,直接在园区设立办公点,进行现场办公,尽量缩短办事流程,提升审贷效率。此外,在产品上,量身打造“丹彩微贷”“惠农贷”“幸福种养贷”等一系列信贷品种,并先后推出“人才贷”“鲁担惠农贷”“家宜贷”“生意贷”“消费贷”“棚抵贷”“农机贷”等十余种特色产品,满足客户信贷组合需求,实现经营和消费全覆盖。根据客户条件灵活设计贷款相关要素,搭建网络、微信、电话、网点“四位一体”的“办贷不求人、一站式服务”的贷款平台,全方位满足客户贷款“短、小、频、快”需求,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助力牡丹产业兴旺。 2021,菏泽牡丹特色产业首次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100余盆催花牡丹与300盆牡丹插花作品,相继亮相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特有魅力。“作为本土金融机构,菏泽农商银行将着力打造好‘牡丹金融’品牌文化,以更有力的信贷投资、更优质的服务、更丰富的信贷产品助力牡丹产业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菏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时伟表示。(鹿升 徐敏) |